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73篇 |
免费 | 575篇 |
国内免费 | 39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29篇 |
综合类 | 600篇 |
化学工业 | 985篇 |
金属工艺 | 660篇 |
机械仪表 | 578篇 |
建筑科学 | 721篇 |
矿业工程 | 343篇 |
能源动力 | 201篇 |
轻工业 | 573篇 |
水利工程 | 314篇 |
石油天然气 | 407篇 |
武器工业 | 113篇 |
无线电 | 79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48篇 |
冶金工业 | 412篇 |
原子能技术 | 277篇 |
自动化技术 | 7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9篇 |
2023年 | 311篇 |
2022年 | 338篇 |
2021年 | 353篇 |
2020年 | 278篇 |
2019年 | 250篇 |
2018年 | 250篇 |
2017年 | 151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507篇 |
2013年 | 328篇 |
2012年 | 354篇 |
2011年 | 353篇 |
2010年 | 292篇 |
2009年 | 340篇 |
2008年 | 258篇 |
2007年 | 355篇 |
2006年 | 370篇 |
2005年 | 356篇 |
2004年 | 286篇 |
2003年 | 273篇 |
2002年 | 169篇 |
2001年 | 199篇 |
2000年 | 226篇 |
1999年 | 174篇 |
1998年 | 195篇 |
1997年 | 187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65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118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11篇 |
1977年 | 12篇 |
1964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俄罗斯拥有规模大于500 t,品位高于0.03%的铀矿床为78个,比哈萨克斯坦的65个多出13个,较乌兹别克斯坦的34个多出44个,是乌克兰21个矿床的3.7倍之多,居独联体国家的榜首。与世界传统铀矿大国相比,俄罗斯拥有78个矿床(规模大于500 t,品位高于0.03%)的事实(美国:184个矿床、澳大利亚:72个矿床、法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介绍成都“龙锦慧苑”居住小区达到建筑节能65%标准所采取的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3.
54.
段炼朱龙岳岩岩赵春阳吕正林 《中国新通信》2022,(5):121-123
为保证我国全体公民互联网生活中的数据安全需求,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加密技术展开研究,通过了解加密技术的种类,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策略,以期为之后人们生产生活中互联网的应用信赖度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作出准备。 相似文献
55.
根据推导出的励磁系统传递函数,对AVR及PSS各主要功能部件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该PSS参数整定原则,给出了现场整定投入试验数据及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介绍了波兰和斯洛伐克两国国土(岩石、土壤、水系)天然与人工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与填图工作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58.
原位开发是一种环保、经济的页岩油开发模式,期望被用于中低熟度页岩油开发。由于开发需要,井间距宜控制在6~10 m之间,井眼轨迹误差率需控制在5%以内,目前,常规钻井技术还不能满足这样的高精度防碰要求。文章基于磁测距技术现状,在地质导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U”型穿针磁测距技术及双水平井磁测距技术进行标准井、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提高防碰精度,形成适用于页岩油原位开发小井间距钻井技术方案,并搭建了页岩油原位开发小井间距磁测距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地面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井间距3~6.5 m范围内,“U”型穿针磁测距和双水平井磁测距技术获得的井眼间距误差均小于5%,基本满足页岩油原位开发小井间距钻井需求,为原位开发页岩油提供了技术思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总结了聊城市茌平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并提出思考和建议,可为县域节水型达标社会创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接口带宽是5G、AI、云计算等信息系统核心芯片的关键属性。简单扩展传输通道数目可成倍增加传输带宽,但封装与连接器引脚增加会导致结构难题,密集的互连线会恶化串扰,高速串行接口技术必不可少。在过去的10多年中,高速串行接口在传输速度和体系架构上有飞跃式的进步,从10G发展至112G/224G,这要求对传输过程中各种非理想因素的建模和分析更加精细,业界为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方法学。抖动是高速串行接口设计和应用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本文从全链路视角介绍超高速串行接口的有效抖动模型,并给出测试方法,为高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