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9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分时差分式光纤甲烷气体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甲烷气体的吸收光谱特性,研制了一种用低廉LED作光源的新型分时差分式光纤甲烷气体检测仪。光源LED自动实行交替斩波,波长切换机构的灵巧设计可以用单光路实现差分吸收浓度检测,消除了双光路的差异。理论和实验表明,该结构既可以简化设计,又可有效抑制信号检测与传输中的同性干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用户侧微电网的特征、基本结构及其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用户侧微电网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运行模式与经济评价方法、供电模式与规划设计方法、双向计量与监控技术、控制与保护技术、优化运行与能效管理技术,以及光伏/储能微电网系统平台和关键设备的研发。这些技术有利于打好用户侧微电网商业运营的基础,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实现微电网的并网与规模化发展以及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多微网系统由多个子微网构成,其控制策略较单微网系统更为复杂。针对并联结构的多微网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多微网协调控制策略,通过预测控制求得多微网协调因子的最优值,基于此最优值协调各微网之间的功率分配,从而维持整个微网电压和频率的稳定。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应对微网之间的功率波动。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驾驶舱作为变电站群的信息集成化平台,对提高变电站群巡维效率,提高设备生命周期以及变电站运行与管理精细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了变电站驾驶舱统一信息平台数据架构,基于IEC61970公共信息模型建模方法、统一信息平台与其他专业系统的信息交互技术、数据库技术、开放式平台设计和信息平台分布化与集约化技术。文中所构建统一信息平台保证了变电站基础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为变电站驾驶舱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云广直流孤岛判别系统的原理及接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广直流孤岛判别系统是云广直流稳控系统、极控系统正确进行自动控制的前提。分析显示,通过合理简化后,孤岛自动判别只涉及对楚雄换流站第2、3串,和平变电站第3、6串,小湾变电站第3串开关开、断状态的电气逻辑判断。基于所作的合理的简化并对个别特殊运行方式加以限制,推导出孤岛判别方案的逻辑关系主判据,并说明了孤岛判别系统和极控、稳控系统的接口方式。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采用广义量测横向关联方式的统一建模方法,其目的是在巡维中心所涉及的各类数据信息抽象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广义量测横向关联的方式进行统一建模,以达到对实际系统的抽象,通过模型对实际生产中的自动化数据和各类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同时定义符合此思路的元模型,元模型包含了领域知识,它约束建模行为,保证建模阶段建立的模型是遵循领域约束的。此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抽象层次,使得建立在此平台上的高级应用模块可以把关注点放在问题逻辑本身而不是底层实现的细节或者各种杂乱数据的组织,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正确率,缩短了开发的周期。  相似文献   
17.
选取变压器油纸绝缘系统作为评估的对象,取热点温度(HST)为核心点,结合Weibull分布和Arrhenius反应定律,建立基于HST的变压器老化故障模型,该模型用于描述变压器的老化过程,目的是计算绕组HST并求解变压器油纸绝缘系统的故障率。然后,基于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数据,结合灰色理论对模型进行修正,确保评估值能很好地跟踪并反映变压器的实际可靠性水平。最后,以江门供电局数据作为实例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可知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跟踪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8.
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将传统电网与先进的信息、智能技术相融合,实现电力行业的根本性变革。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系统中收集用户用电信息的代表性边缘设备,当前智能电表收集的用电量数据存在维度低、波动性强等特征,造成对未来用电情况难以预测的问题;同时对于未来边缘设备端用电量的预测,其他相关特征信息的不可得,此时研究基于单变量特征的用电量预测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循环记忆循环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单变量家庭用电量预测模型,Bi-LSTM模型能够充分利用上下文的信息实现更准确的预测效果。通过西班牙某市真实的智能电表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相比传统LSTM、SVM方法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云广直流孤岛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用于孤岛运行的稳定判据;对孤岛运行的静态电压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孤岛运行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计算了典型方式的稳定极限和稳定裕度;对线路、机组等元件N?1、N?2和多重严重故障下系统的响应进行了分析,掌握了孤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的规律;提出了提高孤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电网故障发生后,巡维中心主站可以从电网运行控制中心的各主站系统收集到关于故障事件的大量告警和状态信息,这往往给运行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也难以保证对事故告警判断和处理的正确性。提出的巡维中心驾驶舱(运行管理系统)的告警信息处理和故障设备定位功能将各主站信息收集至巡维中心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时库后,采用大数据存储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故障的特征以及与设备的关联关系实现提取,结合周边变电站信息,对告警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实时分析和推理,采用决策树技术定位发生故障或出现危险情况的具体设备和故障原因,协助运行人员及时地分析和处理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