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能源动力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铬盐生产的工艺流程以及其烟气特性,设计开发出一种用于铬盐生产余热回收的新型锅炉。该型锅炉的主要特点是:受热面U型结构布置,自然循环、蒸发器三级并联布置,蒸发器采用加肋片结构,省煤器采用H型翅片管布置,蒸发器和省煤器管束呈交叉布置等。实践表明,该型锅炉对窑炉烟气温度、粉尘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2.
新型耐热钢T91的蠕变断裂寿命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91 /P91钢是国外为提高火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而研制的一种高合金耐热钢 ,它是完成超临界发电机组主蒸汽参数由 5 66℃向 5 93℃过渡的关键材料。采用受约束蠕变孔洞生长模型计算了不同试验条件下T91钢的蠕变断裂时间 ,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到 2倍。在对模型修正后 ,计算得到的断裂时间与实际值更为接近 ,该模型可以用来估算T91钢高温服役条件下的蠕变断裂寿命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高温CO_2环境中耐热合金的腐蚀行为及机理。实验选取12CrMoV,T24,T91,VM12和282等典型耐热合金进行500,600和700℃的高温CO_2腐蚀实验。应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腐蚀产物进行微观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耐热钢在高温CO_2环境中的腐蚀动力学遵循抛物线型腐蚀规律,而高温合金氧化增重基本不变。耐热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依次为:282VM12T91T2412CrMoV,说明CO_2环境中耐热合金中Cr含量越高,抗腐蚀性能越强。耐热钢主要发生氧化和碳化反应,耐热钢表面的腐蚀产物从气/固界面依次是板条状的Fe_2O_3、Fe_3O_4、(Fe,Cr)_3O_4和渗碳区,提出了高温CO_2环境中耐热钢的腐蚀模型。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Haynes 625、Haynes 617、Haynes 120和Inconel 740H四种先进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高温合金在高温模拟煤灰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机理。方法利用XRD、SEM、ED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表面腐蚀产物进行微观分析。结果四种高温合金均具备一定的抗高温模拟煤灰腐蚀能力。未涂抹煤灰样品的腐蚀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说明所选高温合金在750℃的高温腐蚀行为主要受离子扩散控制。在涂抹模拟煤灰环境下,材料的氧化增重依次为:Haynes 617Haynes 625Inconel 740HHaynes 120。Haynes 625与Haynes 617腐蚀产物为双层结构的氧化物,氧化内层主要为富Cr氧化膜,氧化外层主要成分为(Ni,Mn)Cr_2O_4;Inconel 740H与Haynes 120表面未见双层结构氧化物。结论氧化物结构与合金中铬元素含量有关,同时与合金中附加元素(如钴元素)的含量和行为有一定联系。四种高温合金抗高温腐蚀性能从大到小依次为:Haynes 120Inconel 740HHaynes 625Haynes 617。与以往研究相比,并未发现腐蚀产物中存在S,表明腐蚀过程中腐蚀产物中的S来自于SO_2气氛,而非煤灰中的硫酸盐。  相似文献   
55.
基于FLUENT平台,利用RSM模型,对某台116 MW无夹廊角管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卧式分离器的出口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入口风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模拟分析表明:承灰斗与旋风筒两边都相切、料腿内设三个隔板、承灰斗相对出口宽度a/D=0.143、承灰斗相对高度b/D=0.238的出口结构分离效率最高。分离效率随入口风速的提高而提高,当U15 m/s时,d5026μm。  相似文献   
56.
锅炉烟道流场设计是决定水泥线低温余热锅炉性能的重要因子.针对每年5000 t水泥线余热锅炉的烟道流动,采用标准κ-ε模型对锅炉烟道烟气流动特性、不同受热面布置方式的流场分布不均匀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锅炉废气引入弯管外侧聚集流动,而其内侧出现负压区;受热面管束可降低锅炉引入弯管所致的流动不均匀性.研究结果对水泥线余热锅炉烟道和受热面设计分析和锅炉运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生物质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极易造成管路腐蚀堵塞,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焦油的催化重整制氢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以常压气化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焦油为研究对象,利用杏壳制备催化剂炭载体,并负载催化金属以制备重整焦油用碳基催化剂;使用制备的碳基催化剂开展焦油水蒸气催化重整实验,并对比了不同负载金属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单金属催化剂对焦油进行催化重整时,最佳工况为800℃、通入水蒸气与焦油质量比为3、焦油与催化剂质量比为2时,氢气产量高达91.52 g H2 (每1 kg焦油),焦油转化率为93.30%。Ni-Co/C复合催化剂表现出比单金属催化剂更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58.
大容量层燃热水锅炉技术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燃煤工业锅炉结构发展历史的回顾和中国大容量层燃热水锅炉发展现状的分析,从技术和工程两个层面对层燃热水锅炉技术发展方向和大型化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其结论对大型化集中供热锅炉选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工业锅炉技术创新与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分析目前工业锅炉行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技术创新驱动工业锅炉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思路,并以相应的创新实践较详细介绍了工业锅炉(窑炉)技术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对我国工业锅炉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60.
选取5种典型耐热材料T91、VM12、Super 304H、Inconel 617和Sanicro 25为实验材料,在600℃、15 MPa条件下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实验.通过分析天平获得耐热材料增重量变化;利用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辉光放电光谱仪对耐热材料表面腐蚀产物进行物相和成分表征;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表面和断面形貌观测,最后分析耐热材料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T91和VM12符合抛物线型.腐蚀动力学规律,Super 304H、Inconel 617和Sanicro 25则增重量不明显,没有明显规律;增重量与耐热材料的Cr质量分数呈反比关系;在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耐热材料发生了氧化和碳化反应;T91和VM12没有贫Cr现象,而Super 304H、Sanicro 25和Inconel 617则具有明显的贫Cr区域,且贫Cr区域厚度由小到大依次为:Inconel 617<Sanicro 25<Super 30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