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7篇
能源动力   19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在已建立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基础上,把原料油液雾的流动、传热、气化过程及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全部纳入模型中,对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进行了3维微分模拟,考察了原料液雾流动气化过程及其影响,建立了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及相应的程序,利用该模型对工业提升管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可获得原料液雾流动气化过程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2.
氨水与MEA喷雾捕集CO_2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喷雾捕集CO2技术的可行性,并比较新型吸收剂——氨水与传统吸收剂——MEA喷雾捕集CO2的能力,用微细雾化喷头将氨水与MEA溶液雾化,在喷雾塔中与模拟烟气逆向接触。研究了不同的氨水与MEA浓度、氨水与MEA流量、气体总流量、温度对CO2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喷雾捕集CO2技术可达很高的CO2脱除率(96.0%以上);CO2脱除率随着氨水、MEA浓度和流量的提高而增大,其中流量提高时MEA吸收CO2的脱除率增大幅度较大,可由36.9%增加到63.2%;随烟气流量的增大,MEA和氨水吸收CO2的脱除率分别下降16.5%和17.3%。在可比条件下,与相同浓度的MEA溶液相比,氨水脱除CO2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3.
在气固两相湍流流动模型和细致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集总模型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虑两相流动、传质、传热、反应等复杂因素,建立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三维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形成了相应的数值解法,编制了大型的模拟计算程序,并以此对工业提升管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展示其内部流动、传热、传质及反应等化学工程细节。  相似文献   
54.
设计一个运行性能优良,可控性好的熔窑是玻璃熔窑设计师追求的重要目标,单凭经验进行设计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而借助于模拟技术则有可能实现,介绍了设计玻璃池窑过程中运用的模拟技术以及模拟技术实施的步骤,指出了模拟技术本身需要做的改进或发展趋势,图示了若干模拟结果,按照模拟技术提供的优化方案建成的玻璃池窑,经过近二年多时间的运行,其性能令人相当满意,该池窑具有滴料后调整时间短,可控性好,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熔制玻璃质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5.
应用本文(I)建立的提升管反应器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对工业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中流动、传热、裂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提升管内部气固两相的流场、温度场、浓度等详细的信息;揭示了提升管内部流动、传热与反应的基本性质与特点。模拟结果表明,在轴向、径向和圆周切线方向都存在着流动、传热与反应的不均匀分布;进料段是整个提升管反应器最复杂的部分,提升管出口处反应温度和气相组分浓度的模拟计算值和工业  相似文献   
56.
Gas-solid two-phase turbulent flows, mass transfer, heat transfer and catalytic cracking reactions are known to exert interrelated influences in commercial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 riser reactors.In the present paper, a three-dimensional turbulent gas-solid two-phase flow-reaction model for FCC riser reactors was developed. The model took into account the gas- solid two-phase turbulent flows, inter-phase heat transfer, mass transfer, catalytic cracking reactions and their nterrelated influence. The k-V-kp two-phase turbulence model was employed and modified for the two-phase turbulent flow patterns with relatively high particle concentration.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flow-reaction model were given. Related numerical algorithm was formed and a numerical code was drawn up. Numerical modeling for commercial FCC riser reactors could be carried out with the presented model.  相似文献   
57.
对马蹄形火焰玻璃窑预燃室内燃气与空气的混合与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预燃室出口处气流速度、温度以及各组分的浓度分布是明显不均匀的;预燃室的中部气流速度和温度最高,预燃室上部是以空气为主,预燃室下部以燃气为主;在预燃室内已经开始燃气与空气的扩散燃烧。在预燃室内流动与燃烧计算的基础上,探讨了预燃室对窑炉燃烧空间流动、燃烧以及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从颗粒速度分布函数出发,推导出催化剂颗粒相流动方程,结合油气湍流流动,耦合集总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新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数学模型.该模型对工业提升管反应器的出口模拟结果与现场标定结果一致,证明了模型科学合理.从反应产物的沿程模拟结果看,柴油浓度在提升管高度为5米处达最大值,然后下降.在提升管高度为10米以下时汽油浓度随提升管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超过10米时,汽油浓度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原料油物性和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59.
详细掌握循环流化床中颗粒相的流动特征是放大优化提升管的基础。借鉴稠密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及基于双流体的概念,结合颗粒流的动力学模型和湍 动能模型,耦合催化裂化反应 的十三集总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内原料油气相和催 化剂颗粒相的流动反应数 学模型, 提出了模型的边界条件和模型方程组的离散求解方法,为研究颗粒相的流动特征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气固两相平板混合层流动的离散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固两相平板混合层流动,采用离散涡方法模拟气相场,轨道法跟踪颗粒的运动。计算结果表明:气相和颗粒相在不同流向位置的平均流向速度、雷诺正应力和剪应力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说明离散涡方法可以实现对两相流动的定量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