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篇 |
综合类 | 4篇 |
化学工业 | 7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1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无线电 | 2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7篇 |
自动化技术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材料与等离激元金属纳米材料复合是制备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电催化剂的常用策略.然而,这种复合方式不仅会降低等离激元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强度,同时会改变等离激元电磁场的逸散方式以及热电子在复合结构内部的传输途径,无法实现最佳的等离激元增强效果.在此,我们选择了简单的Ag@Pt双金属纳米立方体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热电子在金属异质结构内部的激发和传输机制以及其在电化学析氢反应中的贡献.相应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证实,Pt在Ag表面的复合会改变等离激元电磁场的逸散方式,促进激发产生更多热电子,同时热电子可以通过级联传输方式转移至复合结构表面,显著增强电催化反应.这项工作为等离激元金属异质结构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提出了一种基于Morlet复值小波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方法,仅通过测量三个测量端的行波波头到达时间就可以测出输电线路的故障点位置,能够避免由波速不确定带来的误差。使用的小波函数为复值小波函数,运用其幅值和相位的复合信息,能将含有重要信息的相位运用到测距中,辅助电力系统中的行波信号的幅值信息判断波头中奇异点的位置,运用求模极大值的方法,准确地反映电力信号中的突变点。通过MATLAB验证其精度,在实际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现有复杂网络无功电压分区方法建模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由模块度确定分区方案具有较高时间复杂度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类型和分区耦合性的快速无功分区方法.首先,以不同类型节点间的电气距离结合无功潮流建立无功传输有向加权拓扑图,然后,定量地分析分区内与分区间的耦合性,确定最终的分区方案.IEEE 14节点和39节点系统仿真...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天东 6 0井油管堵塞状况 ,分析了油管堵塞物的组成 ,研究成功相应的油管解堵技术。分析结果表明 :油管堵塞物主要由泥浆残留物、铅油和岩屑等组成。室内研究表明 :研究的天东 6 0井油管解堵清洗液清除率达到 90 %以上 ,腐蚀速率低于 5g/m2 ·h ,适合天东 6 0井油管解堵作业。现场施工结果表明 :天东 6 0井油管解堵技术针对性强 ,易于操作 ,解堵效果好 ,有效地恢复了气井产能。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提出了以局部电压稳定L指标为基础的负荷节点电压稳定裕度概念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首先利用负荷节点电压稳定裕度识别系统电压弱节点,以此作为无功补偿点,该裕度不受负荷增长方式的影响,具有确定的上下界。然后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数学模型,进而提出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中引入"飞回"策略及二次插值算子,提高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该方法使系统无功得到平衡,无功源得到合理配置。最后,对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无功优化,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对于 Pr1- SrxMnO3 体系 x = 0 和 0.3 以及 MnO2 在 O K 边进行了 X 射线吸收谱实验研究。在 x = 0 的 xPrMnO3 端点化合物进行空穴掺杂使 x = 0.3,当体系成为 Pr0.7Sr0.3MnO3 时,实验结果显示其在 Mn 3d 轨道上的电子数目并不随空穴掺杂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对该结果基于 O 2p 与 Mn 3d 轨道的杂化和共价键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当发射端信道特性已知或部分已知时,发射机与接收机的联合线性优化设计的性能较之于空时编码和空时复接有较大的提高。本文从发射端信道部分特性已知的情况出发推导了MIMO-OFDM系统中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线性最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