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以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为原料,在不同给氧体作用下经环氧化,合成新型环保增塑剂—环氧脂肪酸甲酯的方法.评价了不同给氧体与催化体系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过程和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环氧化法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以Y分子筛和HZSM-5分子筛为前驱体,以纯氨为氮源,在800 ℃焙烧制备了氮化微孔分子筛。采用元素分析、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与酸碱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Y分子筛是可获得高比表面积和完整结构掺氮分子筛理想的前驱体。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证实了氮原子主要以-NH2-或-NH-形式进入各分子筛骨架。原位探针分子吸附漫反射红外光谱实验表明两种分子筛均含B酸位与L酸位,经高温氨处理掺氮后B酸位显著减少、L酸位变化不明显,碱性变强。  相似文献   
13.
把吸油值为1.64 mL/g的光纤预制棒废料粉末用草酸酸洗后置于600 ℃下煅烧,除去杂质部分,得到了吸油值为2.1 mL/g的白炭黑。为探究光棒废料粉末经草酸酸洗、高温煅烧后吸油值提高的机理,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FT-IR对产品进行表征,发现粉末的粒径相比于原始废料粉末显著增大,且在位于1 480 cm-1处有新红外吸收峰,预测此峰可能为碳酸基团(CO3)中的C—O伸缩振动峰。通过Gaussian 09程序计算得到了粉末颗粒间的成键模型,该模型的红外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光谱基本相符,支持了对新吸收峰归属的预测。光棒废料粉末在草酸酸洗、600 ℃煅烧后吸油值提高的原因可能是,草酸与不同颗粒的表面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然后高温脱去一氧化碳,形成由碳酸基团(CO3)连接二氧化硅颗粒的三维网状的二次结构,在增大粒径的同时也改善了空间孔隙结构,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吸油值。  相似文献   
14.
以4-甲基-2-环己基苯酚为主要原料,通过甲酰化反应合成了3-环己基-5-甲基水杨醛;甲酸催化下,该取代水杨醛与苯胺通过Schiff碱缩合合成了3-环己基-5-甲基水杨醛缩苯胺。通过1HNMR,1CNMR等手段表征了该新schiff碱化合物,并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需要及时脱除合成中生成的水分,并调节pH到3.5酸性条件下回流反应才能使所得产物纯度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5.
颜晓潮  江帆  雷锐  彭功名  聂玉静 《广东化工》2010,37(11):131-132,139
选取七种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药材,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其指纹图谱,分析这几种中药材红外谱图中相似的吸收峰的归属,通过比较,得出它们所含有的降压成分与2928、1645、1520、1455、1417、1150、1080、1025、851、770、668、567cm-1附近的吸收峰对应的某几个官能团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预处理后菜籽油脚料为油源,甲醇为酯化剂,分别经硫酸催化的预酯化和碱催化下的酯交换反应和系列分离精制工艺,合成了生物柴油.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结构,经GC/MS分析测定,减压蒸馏后的生物柴油中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超过98%.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预酯化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0min,醇油质量比1.0:1.0,催化剂H2SO4用量3.0%(质量百分比),该条件下,预酯化的酯化率达到85.5%;而碱催化下的酯交换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醇油质量比0.4:1.0,催化剂NaOH用量1.0%(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内外环氧丙烷生产概况和氯醇法、共氧化法及过氧化氢直接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的工艺,综述了目前环氧丙烷的改良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8.
以乙醇为溶剂,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与2,6-二异丙基苯胺通过希夫碱缩合得到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2,6-二异丙基苯胺配体Ia,收率92.5%.配体Ia在四氢呋喃中分别与NaH和TiCl4·2THF反应得到相应的水杨醛亚胺钛配合物I.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了配体结构,核磁共振氢谱(1HNMR)、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I.以甲苯为溶剂、MAO(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在25~75℃钛配合物I催化乙烯聚合活性较高(1.080×105~1.986×106 g PE·(mol Ti)-1·h-1),在55℃达到最高.所得聚乙烯粘均分子量在13.1×104~60.5×104 之间,反应压力从0.2 MPa提高到1.0 MPa,I/MAO催化体系活性和聚合产物分子量能大幅提高.GPC和DSC表征结果说明所得聚合物为窄分布低支化度聚乙烯.  相似文献   
19.
酵母细胞不对称还原4-氯苯乙酮合成相应手性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4-氯苯乙酮(C l-ACP)为苯环上含卤素的芳香酮的模型底物,研究了活性酵母细胞在水相体系中催化该类芳香酮不对称还原合成相应手性醇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可催化C l-ACP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产物为S-型的4-氯-α-苯乙醇(C l-PEA),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很高,S-C l-PEA的e.e.值可达到99%左右。较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60 h,底物浓度低于20 mmol/L,体系的pH为6~8,温度为30℃左右,酵母细胞用量为20 g/L左右,以质量浓度为20 g/L的葡萄糖为辅助底物。产物得率可达到33%。同时发现酵母细胞可以选择性地氧化外消旋C l-PEA中的S-型醇为C l-ACP。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钢铁酸洗除锈中盐酸对铁的腐蚀和盐酸挥发问题,研究了8种自制的缓蚀抑雾剂的性能并选出最优配方H。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配方H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试片酸洗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方H使用的最优工艺为除锈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40℃、缓蚀抑雾剂用量1.5%、工业盐酸质量分数30%;多次试验显示配方H在最优工艺下的缓蚀率和抑雾率均达到90%以上;配方H在除锈时的缓蚀抑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