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单元化制造系统是应用单元化制造理念建立和运行的生产系统。本文简述了单元化制造系统中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具体排产流程和设计算法,并介绍了在柔性设计制造中心环境下的应用过程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2.
福岛事故中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日本政府、地方政府、当地居民等要求获得直观易懂的辐射剂量率分布和放射性铯累积状况等信息。并且,剂量率会随着放射性物质的衰减、降雨、去污等导致大幅度的变化,所以广域的放射性物质过渡评价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但是,测量仪等的固定点监测和车载移动监测对污染程度整体把握和研究防护措施是不够的。论文介绍了日本的无人机核辐射航测在广域辐射剂量率分布监测、放射性铯的扩散抑制等方面的技术应用状况,以期为我国的核安全监测和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以HEAT-9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为研究材料,利用透射电镜对其中的富钒析出相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发现,正火回火态CLAM钢中的富钒析出相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针状以及块状或半球状M(C,N)碳氮化物、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块状或半球状MC碳化物,以及具有简单正交结构的块状或半球状M_2C碳化物。块状或半球状的富钒析出相一般附着于富钽析出相上;而针状富钒析出相一般单独存在。  相似文献   
74.
红花黄色素是从干红花的花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营养型食用色素,也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这种色素稳定性较好,避光室温保存有效期最少可达30天,该色素含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80℃时也可稳定存在几个小时。在3相似文献   
75.
阿姆河右岸区块生物礁特征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区块储集层以礁灰岩为主,在该储层之上发育着巨厚的膏盐岩地层,使其地震勘探的难度增大。为此,依据该区块礁灰岩的分布特点,综合测井、地质资料建立了沉积模型、储层模型和地震正演模型,分析了礁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测试资料,从单井上识别礁体;引入"地震相"的研究思路,利用地震属性,对礁体平面分布进行预测;根据上覆膏盐层厚度变化、目的层碳酸盐岩厚度的变化,采用"时差厚度"法进行礁体识别,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该区的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礁体识别方法。利用该方法提高了生物礁的识别精度,在该区块相继发现了一批可供钻探的生物礁,钻遇生物礁的探井成功率从中方接手前的33%提高到现今的100%。  相似文献   
76.
常规蚂蚁追踪技术往往应用于叠后地震数据,只能对裂缝进行定性描述。与常规蚂蚁追踪技术相比,基于蚂蚁追踪的叠前裂缝预测技术在保留对裂缝空间展布高精度描述的同时,融入了叠前分方位各向异性信息,从而使裂缝预测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化描述。基于蚂蚁追踪的叠前裂缝预测技术能够准确地预测白云岩储层裂缝发育位置及强度,为区带划分和储层精细描述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裂缝展布方向与区域水平主应力方向是否一致,可以判断目标区是否具备压裂条件。基于蚂蚁追踪的叠前裂缝预测技术对四川盆地白云岩储层的裂缝预测结果与已知井信息吻合度高,得到的裂缝预测结果可为后续储层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7.
采用改进的Ruttenberg连续萃取法对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进行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中总磷以无机磷为主;弱吸附态磷和Fe结合态磷的含量不高,自生磷和碎屑磷合占总磷含量的89.41%~96.11%;难溶有机磷含量变化不大,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相同;弱吸附态磷、Fe结合态磷、无机磷3种较易被生物利用的形态磷虽然只占总磷的9%左右,但这部分磷参与生态循环,对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8.
 辫状河三角洲是断陷湖泊环境广泛发育的一种沉积体系,主要分布于湖盆的短轴方向。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砂坝、远砂坝以及辫状河前三角洲的浊积砂体储层物性和储集性能最好,控制了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富集高产,是主要油气富集区。本文主要介绍在留西构造带应用岩性油气藏储层描述配套技术,寻找和刻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的分布与展布特征。重点介绍等时格架内层序地层的研究与储层反演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等时地层格内的多层系、多井联合反演,进行多方位精细刻画砂体,从而进一步厘清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79.
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对微细电解加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微细电解加工时,由于间隙微小,生成的电解产物因难以从加工区域中移除而降低了加工速度甚至中断加工.为保证加工的持续进行,利用工具电极作间歇快速回退是移除间隙内的电解产物、更新电解液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研究分析了间歇回退加工情况下电解产物移除速率对加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速度并不随加工间隙的减小而单调增大,实际加工速度存在极限值(极大值).为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应以与之对应的间隙值作为实际加工间隙.  相似文献   
80.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根据日益复杂的油气勘探开发对象,分盆地、分领域制定物探技术政策,强化地震采集源头设计,严格过程管控,确保部署成效;开展老资料精细处理解释,挖掘资料潜力,瞄准生产瓶颈难题,强化科研攻关,提高解疑能力;强化分盆地、分领域技术研讨交流,加强物探地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素质和技术应用水平;强化基础工作,实施精益管理,促进有序稳健发展;发展完善了6类物探技术系列,形成19项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中国石油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业务快速发展。“十四五”油气勘探开发重心不断向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气,以及强复杂地表更复杂领域转移,提高难动用储量开发成效、提高老油气田采收率也面临技术挑战。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油气勘探开发需求,针对八大重点领域,中国石油将按照集成推广、科研攻关、试验探索3个层次,发展高效、低成本、高精度物探技术,重点发展智能物探、深层地球物理勘探、油藏地球物理、井中地震等全新一代物探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