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化学工业 | 2篇 |
金属工艺 | 24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 |
冶金工业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开发了用于分析椭圆形筒拉深成形的刚塑性有限元程序,并利用该程序研究了椭圆形筒变形特点和运动特点。 相似文献
32.
33.
用XRD和SEM系统研究了用套管法制备的Bi系高温超导带材的不同加工工艺过程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工过程的每一步工序从粉末制备到拉拔,轧制,冷压及热处理工艺都影响带材的微观组织和超导性能,因此,每一步工序都要进行严格控制优化。 相似文献
34.
锂离子电容器结合了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综合了两者各自的优良性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安全性能好等优点,是目前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高容量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介绍了其作为锂离子电容器正极与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优缺点,进一步阐明了石墨烯的比表面积、电导率及微观形貌等因素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元素掺杂石墨烯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等改性手段,分析了石墨烯中的杂原子对其电负性、片层结构、活性位点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且分类总结了近期较为常见的几种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进一步说明了改性石墨烯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与进展,并在最后对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锂离子电容器(LIC)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超高功率密度、较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全寿命周期运行成本低、温度范围宽、易回收再利用等特点,成本介于锂离子电池(LIB)和双电层电容器(EDLC)之间,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价值和竞争优势。本文阐述了锂离子电容器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发展历程,基于锂离子电容器作为功率型储能器件既可以单独使用,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储能器件(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组成混合储能系统使用,本文重点分析了锂离子在微电网、电力调频、风电变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最后对锂离子电容器未来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陈海生 李泓 马文涛 徐玉杰 王志峰 陈满 胡东旭 李先锋 唐西胜 胡勇胜 马衍伟 蒋凯 钱昊 王青松 王亮 张新敬 王星 徐德厚 周学志 刘为 吴贤章 汪东林 和庆钢 马紫峰 陆雅翔 张雪松 李泉 索鎏敏 郭欢 俞振华 梅文昕 秦鹏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3):1052-1076
本文对2021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也已成为世界储能技术研发和示范的主要核心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37.
38.
研究了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装管粉末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烧结-压片-研磨的工艺过程重复三次,能得到成分均匀,以2212相为主的超导粉末,粉末的形貌以粒状晶粒为主,伴随少量针状晶粒。 相似文献
39.
40.
本方基于AutoCAD软件,利用接口技术,开发了一个交互式有限元模拟汽车板料成形的前后处理程序。该程序具有显示和绘制有限元初始网格图、变形及应力分布图等功能,并对前后处理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