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92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52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4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间氨基苯酚(m-AP)为基本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得3-氨基-4'-硝基二苯醚(ANDPE),经水合肼还原得3,4'-ODA;将此单体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通过缩聚反应,经热亚胺化制备含不对称结构的聚酰亚胺。结果表明:ANDPE的收率达96.3%,以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得还原产物3,4'-ODA的纯度达99.4%以上;不对称结构的引入保持了3,4'-ODA/PMDA-PI的优异的耐热性能,改善了力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显著提高了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玻璃化温度降至314℃,加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2.
在高沸点的DMAc(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制备了环氧树脂/聚酰胺酸(EP/PAA)共混物。采用非等温DSC(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EP/PAA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其固化工艺,并通过Kissinger法、Ozawa法和Crane法计算出该体系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EP/PAA体系的固化条件为"100℃/2 h→120℃/2 h",后处理工艺为140℃/2 h;其平均表观活化能为61.15 kJ/mol,反应级数为0.95,近似于1级反应;升温速率不同时,EP/PAA固化体系的频率因子(A)、峰温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P)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63.
文章提出了一种Web日志分析中数据预处理阶段用户识别的新算法。这种算法基于用户浏览行为的建模,能够很好地处理同一用户在不同地点上网情况下的用户识别问题。本算法通过归一化的支持度指标来选择最能代表用户浏览行为的行为模式,并用布尔编码的方式提取特征。用户间的相似度采用余弦相似方法计算,并利用KNN(K=I)的分类方法来识别用户。在特定构造的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章提出的算法能够不依赖于IP信息识别用户并具有较好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4.
固化剂对聚酰亚胺挠性覆铜板剥离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氰胺(DICY)、间苯二胺(m-PDA)、长链柔性二胺(DAMI)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制备了三种环氧胶粘剂,分别考察了三种固化剂对挠性覆铜板剥离强度的影响。根据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曲线,通过t-β外推法得到了各固化剂固化环氧胶粘剂的固化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其不同的破坏形式。结果表明,采用双氰胺固化的环氧胶粘剂粘接的挠性覆铜板,剥离后聚酰亚胺薄膜、铜箔表面都留有大量的胶粘剂,此破坏形式属于内聚破坏。同时双氰胺固化的环氧胶粘剂剥离强度最高,粘接强度达到0.74 N/mm,符合日本JPAC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6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研究,集中精力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这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造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被历史推向了市场大潮的浪头。  相似文献   
66.
由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不仅保留原有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发达的孔道结构等优势,还兼具杂原子良好的润湿性能和导电性,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分子链进行“自上而下”的折叠,形成三维纳米微球结构。借助对纳米球的高温热解,使氮元素保留在碳材料中,得到含有大量微孔和介孔结构的掺杂氮碳微球。当碳化温度达到800℃时,PI碳球具有709.39m2/g的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氮掺杂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此类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和润湿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当扫描速率为0.5A/g时,电极材料能够达到253.6F/g的比电容,且在电流密度达到10A/g时,电极材料的电容保持率为59.6%。同时,在循环10000次后,比电容保持率出现涨幅达到105%,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综上,通过自组装和氮掺杂的有效结合,制备的3D氮掺杂多孔碳微球具有理想的电化学性能,为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工艺。  相似文献   
67.
采用模型拟合法对环氧树脂固化特性进行模拟和预测时,因涉及机理假设和参数的选取,所以在处理复杂反应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中采用非模型拟合法中的非线性Vyazovkin(NLV)法对一种高韧性低收缩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拟合活化能与固化度的关系表明:等温条件下该体系经历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非等温条件下,由于温度变化的影响,各阶段活化能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NLV法对该体系的等温固化数据进行预测,预测数据与DSC实验数据基本吻合。NLV法在150℃~180℃的固化温度下能较好地描述该体系的等温固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8.
考察不同温度处理的聚酰亚胺前驱体凝胶膜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以及不同升温速率对薄膜亚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薄膜的亚胺化程度略有下降,但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其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增大到107MPa和2770MPa.  相似文献   
69.
高模量、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杂化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聚酰胺酸中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和硅烷偶联剂(KH550),制备了不同SiO2含量的PI/SiO2杂化薄膜.采用FTIR、TMA、SEM以及TGA分析了PI/SiO2杂化薄膜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TEOS经水解缩合与聚酰亚胺(PI)形成了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SiO2均匀分散在聚酰亚胺基体中;SiO2和偶联剂的引入提高了杂化薄膜的热稳定性;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PI/SiO2杂化薄膜的拉伸强度降低,但当SiO2含量达到20%时,弹性模量增大到3.4GPa.  相似文献   
70.
聚酰亚胺(PI)薄膜通过碱液水解、离子交换、还原性溶液处理后,制备出具有反射性和导电性能的聚酰亚胺/银(PI/Ag)复合薄膜。采用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RTS-8型四探针测试仪等对PI/Ag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对PI/Ag复合薄膜表面银层微结构与反射性和导电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多种因素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复合薄膜的载银量增大,所制得的PI/Ag复合薄膜表面银层厚度增加,反射率及导电性能更好。实验中当薄膜在经过KOH(2.5mol/L)水解1.5h处理,并在硝酸银溶液(0.4mol/L)中离子交换120min,且经NaBH4溶液还原约120min时,PI/Ag复合薄膜的反射率可以达到70.15%。表面方块电阻可达到1.6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