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19篇 |
免费 | 3592篇 |
国内免费 | 175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83篇 |
综合类 | 2645篇 |
化学工业 | 2684篇 |
金属工艺 | 1669篇 |
机械仪表 | 1822篇 |
建筑科学 | 1806篇 |
矿业工程 | 1249篇 |
能源动力 | 597篇 |
轻工业 | 2802篇 |
水利工程 | 881篇 |
石油天然气 | 1029篇 |
武器工业 | 486篇 |
无线电 | 250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76篇 |
冶金工业 | 1072篇 |
原子能技术 | 406篇 |
自动化技术 | 34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527篇 |
2023年 | 513篇 |
2022年 | 1084篇 |
2021年 | 1300篇 |
2020年 | 1010篇 |
2019年 | 670篇 |
2018年 | 683篇 |
2017年 | 734篇 |
2016年 | 640篇 |
2015年 | 1087篇 |
2014年 | 1328篇 |
2013年 | 1619篇 |
2012年 | 2050篇 |
2011年 | 2112篇 |
2010年 | 1978篇 |
2009年 | 1898篇 |
2008年 | 2041篇 |
2007年 | 1847篇 |
2006年 | 1578篇 |
2005年 | 1337篇 |
2004年 | 965篇 |
2003年 | 577篇 |
2002年 | 518篇 |
2001年 | 488篇 |
2000年 | 338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59年 | 7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结合无灯丝离子源技术沉积梯度Cr/CrN/CrNC/CrC膜层,设计两组正交实验对膜层中界面Cr层及梯度层沉积的工艺参数对附着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S)对其表面形貌及梯度成分进行表征;用划痕仪、显微硬度计及洛氏硬度计测评其附着性能,并对比两者测评的有效性。所得最优工艺参数为:梯度层沉积偏压100 V,中频功率6.5 kW,真空度0.6 Pa;Cr层的沉积时间、离子源电流及中频功率分别为2 min、4 A和6.5 kW。高中频功率及离子辅助沉积Cr层能有效提高膜层附着力。 相似文献
82.
高能脉冲电源及其在铸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自行研制的一款电压在1~3 kV、最大峰值电流可达1.7MA的脉冲发生装置--XJDMC型高能脉冲电源。电源的电压、输出能量可以调节,能够对充电电压、储能电容、充放电时间进行设置。研究了电压在1、2 kV,电流脉冲峰值为1.7MA时对Al-4wt%Cu合金铸造组织的影响。分析了Al-4wt%Cu合金组织的晶粒尺寸和脉冲电流、电压、冲击频率以及电路自振荡频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脉冲电压2kV、电容的冲击频率为0.5 Hz、电路的振荡频率为50 Hz时,脉冲电流对Al-4wt%Cu合金作用后,晶粒尺寸由1.5mm减小到0.2 mm。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施加脉冲电流能够有效细化晶粒尺寸,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3.
84.
85.
Ti-6Al-4V合金超塑性变形中的组织演变及变形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20℃、应变速率为1×10.3和2×10.4 s.1时,对不同初始晶粒尺寸(2.6、6.5和16.2 μm)的Ti-6Al-4V合金进行超塑性拉伸变形.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初始晶粒尺寸的不同对超塑性变形中的组织演变及变形机制有着显著的影响.拉伸变形中晶粒明显粗化,变形诱发晶粒长大是超塑性变形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应变诱发的晶粒长大显著增大,并且远大于静态长大的增幅.对于细晶粒材料(2.6和6.5 μm),位错运动协调的界面滑动是其变形的主要机制.而对于晶粒较粗的材料(16.2 μm),超塑变形机制是晶界滑动与晶内位错运动的共同作用.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以晶界滑动为主的变形方式逐渐转向以晶内位错运动为主. 相似文献
86.
87.
88.
利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sMAT)在AZ31B镁合金表面施加剧烈塑性变形,获得纳米晶组织的细化表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由表层到心部的组织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SMAT处理后,样品表层的晶粒尺寸大约为50nm;靠近基体的区域(大约距表面40μn),晶粒尺寸增加到约200nm。表面纳米化是通过孪晶分割和动态再结晶的共同作用实现的。硬度试验表明,SMAT后AZ31B镁合金样品表层的硬度显著提高,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主要的因素,即晶粒细化和加工硬化。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烘房烘干的工艺过程,及应用PLC在该系统中进行电气控制系统改造,使系统烘干质量高,工作可靠,设置、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