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以一栋5029m~2的公共建筑21周实测数据为依据,提出了一种关于严寒地区建筑采暖负荷的CARMA 系统辨识模型.由此,可以根据室外温度的预报值及室内温度的期望值估计建筑采暖系统供热量.分析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45,从而说明了该种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城市小区供热量及小供热锅炉房的供热量预报.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综述了煤的净化技术的提出背景,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煤的化学净化方法的研究状况.介绍了制取净化煤和超净化煤的酸一碱法、氟酸法和氧化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工艺过程及脱灰效果.通过与燃料油和液化煤相对比,讨论了化学法净化煤的经济性和它的发展应用的条件与前景。  相似文献   
23.
DAP尾气循环联产MAP过程分析与现场实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分析了引进60万吨/年磷酸二铵(DAP)装置尾气排放产生“磷铵雨”污染的热力学机理,主要是尾气湿度过高在烟囱内局部位置产生凝雾.提出尾气脱湿消减质量能量的过程同时成为磷酸一铵(MAP)产品加工过程的循环工艺.计算表明该工艺使尾气湿含量减少至0.065 kg H2O•(kg air)-1,所获能量可以替代24万吨/年MAP生产装置热能消耗的45%.尾气部分冷凝-磷酸降膜蒸发过程耦合技术是实现该工艺高效率利用二次能源的关键.现场实验表明耦合过程总的传热系数达500~600 W•m-2•K-1,同时具有磷酸浓缩低温、低循环量和扩展蒸发表面的优势,证明了DAP尾气循环联产MAP清洁生产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24.
The determination of enantiomeric excess by kinetic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has been implemented with the Desorption/Ionization On Silicon (DIOS) MS technique. Measurements can thereby be made much more rapidly than was previously possible, bringing this general methodology for screening asymmetric catalysts closer to true high-throughput status.  相似文献   
25.
新型厌氧反应器COD去除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模拟高浓度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厌氧反应器对COD去除影响因素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污泥负荷、水力停留时间(HRT)、容积负荷、进水COD、VFA、出水SS等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COD去除的主要因素是污泥负荷、HRT和容积负荷,次要因素是进水COD、VFA和出水SS,当反应器内COD污泥负荷在0.297 2~0.464 7 kg.kg-1.d-1之间、HRT=7 h时,COD的去除效率维持在72%~90%。  相似文献   
26.
针对郑州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混合型城市污水"的特征,以厂区曝气沉砂池出水作为处理对象,设计1套A2/O工艺强化脱氮中试装置。该A2/O工艺采用氧化沟作为好氧池,氧化沟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具有强化作用,同时可降低硝化液回流的能耗;当进水COD、NH3-N、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13.6、22.4、34.2 mg/L时,经A2/O工艺处理后,对COD、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1.2%、84.4%、71.44%,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污染物去除和脱氮的效果,总体出水水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7.
用四川宜宾贫煤、大安寨油基钻屑及废泥浆配制三元型煤,以洁净型煤标准中的低位发热量和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为主要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优配比为56∶35∶9,实测主要指标符合洁净型煤标准规定值,并优于普通民用型煤.三元型煤为钻井废物资源化提供了一个低碳环保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8.
基于污泥减排的A~2/O-MBR工艺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沉砂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2/O-MBR组合工艺,对混合型城市污水进行中试研究,考察了该工艺在高效除磷和污泥减排方面的优势,并分析了除磷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TP的平均去除率为93.83%,最高去除率可达98.21%,出水TP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系统的COD平均污泥产率为0.22 kg/kg,低于常规除磷工艺的COD污泥产率即0.60 kg/kg,实现了剩余污泥减排。厌氧区硝酸盐质量浓度升高会导致TP去除效果下降,当回流比为2时TP的去除效果稳定而且平均去除率最高,而进水COD(<1 000 mg/L)的增减与TP去除率的增减基本趋于一致,试验期间温度、pH等对除磷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9.
针对过程工业尾气中PM2.5治理难题,提出以废水-废气构建的气液交叉流降膜阵列系统,利用工业尾气冷凝组分冷凝捕集尾气中PM2.5。基于质量衡算和传质速率方程,得到以尾气湿含量为控制参数的气液交叉流PM2.5捕集效率模型。理论结果表明,进口尾气湿含量从0.28kg/kg增加到0.52kg/kg,单排降膜阵列PM2.5捕集效率从0.64%增加到1.26%。湿含量为0.52kg/kg时,预测182排降膜阵列组成长度为819mm的分离通道整体分离效率可达到90%。通过20列×90排降膜阵列进行实验验证,表明理论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0.
以控制氨法脱碳尾气氨与废水污染为目的,提出以磷石膏悬浮液代替清水吸收尾气微量NH3的技术方案。分析了磷石膏矿化CO2尾气氨与废水污染协同控制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纯水作为吸收剂相比,磷石膏悬浮液的存在不仅使尾气NH3≤10ppm,而且工艺水循环量减少约60%,大大降低体系废水蒸发能耗,满足工艺水封闭循环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