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05篇
  免费   8967篇
  国内免费   5732篇
电工技术   7219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6948篇
化学工业   9612篇
金属工艺   5400篇
机械仪表   5885篇
建筑科学   6107篇
矿业工程   2634篇
能源动力   2234篇
轻工业   7015篇
水利工程   2542篇
石油天然气   3681篇
武器工业   1109篇
无线电   94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46篇
冶金工业   2930篇
原子能技术   1222篇
自动化技术   12792篇
  2024年   334篇
  2023年   1268篇
  2022年   2755篇
  2021年   3709篇
  2020年   2726篇
  2019年   2047篇
  2018年   2351篇
  2017年   2621篇
  2016年   2380篇
  2015年   3654篇
  2014年   4609篇
  2013年   5409篇
  2012年   6529篇
  2011年   7008篇
  2010年   6417篇
  2009年   5909篇
  2008年   6181篇
  2007年   5993篇
  2006年   5243篇
  2005年   4193篇
  2004年   3003篇
  2003年   2037篇
  2002年   1881篇
  2001年   1584篇
  2000年   1318篇
  1999年   800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5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微构造的地震识别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剩余勘探潜力,且大部分油气蕴藏在微构造油气藏中。微构造油气藏在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老区均有分布,纵向上从沙四段到东营组均有发育。该类油气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微构造油气藏在国内外研究较少,国内外较注重目的层沉积微构造的研究,且主要是沉积微构造对注采关系的影响。在对复杂断块的精细研究中,以前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应用钻井资料对断层的成因和对断层封堵性的研究上,而对微构造圈闭的成因、识别及成图,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文章划分了微构造的类型,研究了微构造的特点,并认为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是微构造形成的3种主要原因。同时,利用地震资料对微构造圈闭的识别方法和描述技术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系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油气田老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HDI工艺中取代涂树脂铜箔适合激光钻孔的半固化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于HDI的激光钻孔半固化片的方法和其它常规材料相比具有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3.
吐哈油田小井眼开窗侧钻井主要采用混原油钻井液,不利于环境保护。从研究MEG单体的作用机理入手,以钻井液润滑性、抑制防塌性为主要评价指标,对MEG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选,并对优选配方钻井液性能进行了评价。该钻井液在4口小井眼开窗侧钻井进行了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井无阻、卡现象,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7.2d;在未混原油的情况下钻井液润滑系数比乳化原油(15%~20%)钻井液降低了34.6%;油层保护效果好,其中温5-41C井日产油14.4t,同比温五区块平均产量提高了128.4%,神218C井是神229区块目前唯一的自喷井。表明优选出的MEG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抑制防塌性及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特别适合强水敏地层及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等特殊复杂工艺井的钻进。  相似文献   
54.
基于粗糙集信息观的决策表属性约简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粗糙集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处理不精确、不确定、含糊信息的数学理论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相容和不相容决策表的属性约简和核属性计算。利用反例指出目前基于粗糙集信息观[2、6]的决策表属性约简和核属性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对决策表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文献[2、6]方法的不足原因是:它们没有考虑U/ind(C)中等价类的相客性。给出了基于U/ind(C)中等价类相客性的属性约简定义和核属性定义,并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信息观的决策表属性约简和核属性计算方法。讨论了该方法同文献[2、6]方法的区别。最后用相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串行口及接口板端口是计算机通信的主要途径 ,也是目前计算机工程测控中通用的基本方法。C Builder (简称CB)编程语言以其功能完备、开发效率高的特点而成为目前流行的程序开发工具 ,介绍了利用CB语言编写串行口和端口通信的程序的方法 ,并对具体的各方法编写了相应的示例。  相似文献   
56.
计算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高温高压的井眼条件下,温度和压力对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的影响以及由此对井底压力影响的研究结果.高温会使井眼中的流体发生膨胀,而在深井中的高压则会压缩流体.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两种相反作用的影响,就会在计算井底压力时出现较大误差.温度和压力还会影响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开发出一个称为DDSimulator的模拟程序,用于模拟循环条件下的井眼.用宾汉塑性模型来表征所研究的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其流变参数与温度和压力呈函数关系.在DDSimulator模拟程序中使用了Crank-Nicolson数值离散图来绘制井眼温度分布曲线.模拟结果显示,地温梯度越高,井底压力越低;钻杆入口温度对井底温度和压力无显著影响;循环速度越高,井底温度越低、井底压力越高.  相似文献   
57.
研制了一种带有无源辅助网络的全桥移相脉宽调制零压开关(FB PSPWMZVS)高精度磁铁稳流电源,并在电磁铁磁场测量中得到应用,其电流稳定度在8h内优于±1×10-4。  相似文献   
58.
原油基压裂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低压、低渗、水敏性储集层的新型原油基压裂液体系。根据基液原油的组分合成相应的增稠剂,增稠剂在原油中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网状结构,使原油成为黏度可以调控的冻胶,从根本上改变了油基压裂液以柴油、煤油为基液的现状,降低了油基压裂液的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压裂液的抗温、抗剪切和破胶性能,并将交联时间缩短到2h以内,可以满足现场压裂施工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施工强度和压裂改造的综合成本。在青海油田进行的现场先导试验取得成功。图9表1参5  相似文献   
59.
徐斌  杨晨阳  毛士艺 《通信学报》2003,24(8):95-100
提出一种适用于D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低计算量而性能良好的信道估计算法。在DS-CDMA系统中,当接收信号经过解扩或多用户检测等时域预处理后,可以认为干扰大大减弱、期望信号在处理后的信号中占主要地位。这样,用预处理后信号相关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矢量可以很好地近似期望信号的信道矢量。但是,直接特征分解需要很大的计算量,特征跟踪计算量较低,但瞬态性能较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矩阵列矢量平均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不需要特征分解或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降低计算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同直接特征分解方法几乎相同的性能。  相似文献   
60.
The c-axis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ZnO film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its successful application in piezoelectric devices. The effects of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substrate on the c-axis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ZnO thin films, deposited by radio 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sputtering, the oxygen content in the argon environment used was varied from 0 to 70% at a total sputtering pressure of 10 mTorr. Very smooth Si, smooth evaporated Au/Si, smooth evaporated-Al/Si, and rough sputtered-Al/Si were used as substrates. Their r.m.s. roughnesses, as measur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were 1.27, 17.1, 21.1 and 65-118 Å, respectively.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the angular spread of the (0 0* 2) plane normal to the ZnO films were determin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X-ray rocking curves, respectively. The crystallinity and the preferred c-axis orientation of the ZnO films we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substrates rather than on the oxygen content of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r o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subst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