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07篇 |
免费 | 1738篇 |
国内免费 | 56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53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1538篇 |
化学工业 | 3930篇 |
金属工艺 | 1280篇 |
机械仪表 | 1535篇 |
建筑科学 | 2011篇 |
矿业工程 | 687篇 |
能源动力 | 729篇 |
轻工业 | 1564篇 |
水利工程 | 430篇 |
石油天然气 | 1421篇 |
武器工业 | 197篇 |
无线电 | 27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061篇 |
冶金工业 | 1171篇 |
原子能技术 | 276篇 |
自动化技术 | 32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4篇 |
2024年 | 536篇 |
2023年 | 469篇 |
2022年 | 674篇 |
2021年 | 891篇 |
2020年 | 793篇 |
2019年 | 618篇 |
2018年 | 660篇 |
2017年 | 707篇 |
2016年 | 648篇 |
2015年 | 873篇 |
2014年 | 1028篇 |
2013年 | 1303篇 |
2012年 | 1341篇 |
2011年 | 1539篇 |
2010年 | 1314篇 |
2009年 | 1223篇 |
2008年 | 1288篇 |
2007年 | 1145篇 |
2006年 | 1294篇 |
2005年 | 1235篇 |
2004年 | 786篇 |
2003年 | 761篇 |
2002年 | 740篇 |
2001年 | 645篇 |
2000年 | 619篇 |
1999年 | 776篇 |
1998年 | 568篇 |
1997年 | 542篇 |
1996年 | 446篇 |
1995年 | 371篇 |
1994年 | 322篇 |
1993年 | 211篇 |
1992年 | 200篇 |
1991年 | 142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98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原油相对密度随着开采时间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的定量预测为油田开采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对瑞利模型公式的推导,建立了原油相对密度随开采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胜利油区东辛油田辛10、辛11断块区,利用该区原油相对密度的开发动态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瑞利模型适用于油层物性较好且开采井段位于油层顶部的油井,在开采初期拟合效果较好,预测误差小于0.5%,开采晚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962.
分析了现行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标准和物性参数计算方法标准对煤制气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由于煤制气组分简单,可以采用GB/T 13610-2014分析煤制气的组成;煤制气的体积高位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可以采用GB/T 11062-2014计算;GB/T 17747.3-2011是使用物性参数计算天然气的压缩因子,与我国目前分析习惯不相符;在对煤制气组成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推荐采用GB/T 17747.2-2011,即使用煤制气组成计算煤制气的工况压缩因子。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在计算机视觉中形状是目标识别和检测的重要特征,针对目前许多基于形状特征的检测方法信息不够丰富,容易受边缘缺损变形等方面的影响,不具有局部特性,尤其是在许多复杂环境下很难实现对目标的正确检测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弦切变换理论在有限的目标边缘点信息基础上提取几何形状特征及相应的目标检测方法。该特征具有平移、旋转以及缩放不变性,基于此特征进行的目标检测能有效的得到目标的中心位置以及相关的二维运动参数,即使在一些复杂环境以及目标边缘部分失真或缺损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但由于边缘本身容易受到图像质量、对比度以及量化误差等影响,从而影响算法的精度。因此,文中通过融合丰富的灰度信息,使表征目标的特征更加丰富和完善,在形状和灰度的共同约束下提高检测的正确率和精确性。通过对多组图像序列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及其在准确性和精确性上的提高,改进后待测目标与模板之间的匹配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66.
研究了不含Zn及0.72%Zn微合金化的Al-3.7Cu-1.15Li-0.5Mg合金T6态时效(150及175℃)不同时间后的晶间腐蚀行为,建立了其腐蚀-时效进程状态图。结果表明,Zn微合金化铝锂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略低于不含Zn微合金化的铝锂合金。随时效进程的发展,铝锂合金腐蚀类型变化规律为:孔蚀或局部晶间腐蚀(时效早期),全面晶间腐蚀(欠时效阶段),局部晶间腐蚀(近峰时效阶段),孔蚀(过时效阶段)。晶间腐蚀深度随时效时间延长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规律。时效时间延长,一方面晶界析出相逐渐粗化并且呈不连续分布,另一方面晶内T1相及θ相析出,晶内电位降低,晶界及晶内电位差减小,从而导致上述腐蚀类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7.
龙志军;蔡志华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6,36(11):1198-1201
通过在A356合金充型和凝固过程中施加机械振动,研究了机械振动参数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A356合金施加机械振动,有助于气孔向冒口移动,可以减少合金中的气孔数量;随着振动频率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振动频率为30Hz时取得最大值;随着机械振幅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振幅为0.3mm时取得最大值;随着振动方向角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A356合金适宜的机械振动参数如下:频率为30Hz、幅度为0.3mm、方向角为90°。 相似文献
968.
969.
视觉里程计是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领域中的基石,单目视觉里程计因其成本低廉和仅需较少的相机标定工作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它存在着尺度不确定、尺度漂移、鲁棒性差等缺点。本文在ORB_SLAM3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特征的单目视觉惯导里程计,简称DF-VIO(Visual Inertial Odometry Based on Deep Features),它采用深度学习网络提取的深度特征替代传统的人工点特征,并融合了人工线特征,强化了系统在现实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另外,系统提供了多种位姿跟踪方式,除了基于恒速模型和跟踪参考关键帧的方式外,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可重复性图的位姿跟踪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位姿跟踪的精度。在公开数据集Eu Ro C上进行对比实验,在纯视觉模式下,平均轨迹误差下降了25.9%,在视觉惯导模式下,平均轨迹误差下降了8.6%,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系统在复杂的场景下能够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70.
结合上海宝山钢铁连铸工程岸被基础的静、动力稳定问题,同时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能相互印证,其结论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