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9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比重分级对小麦粉及海绵蛋糕品质的影响.将比重分级后的轻麦、重麦与分级前的原麦碾磨制粉后制作蛋糕,比较分析小麦籽粒、小麦粉和蛋糕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比重分级后重麦较原麦的不完善粒率下降22.10%,小麦粉的面筋指数增高6.88%,湿面筋含量增高9.22%,降落数值增加15.19%,面团稳定时间增加0.97 min,面...  相似文献   
82.
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大麦糟中总酚含量,以没食子酸为参照品确定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Folin-Ciocalteu用量1.0mL,8%Na_2CO_3用量3.0mL,显色温度25℃,反应时间60min,避光,检测波长760nm,没食子酸浓度在1~8μg/mL时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121x+0.017 1,R~2=0.999 2。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大麦多酚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3.
糯小麦粉糊化回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糯小麦及作为对比样品的普通小麦郑9023进行原粮、淀粉微观结构的观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糯小麦粉、糯小麦淀粉及对照样进行了糊化、回生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糯小麦粉、淀粉的微观结构是影响糊化热力学参数的原因之一;糯小麦粉、淀粉的糊化顶点温度Tp值、热焓△H值、糊化温度分别大于对照样;回生测定中,糯小麦粉、淀粉回生均比对照样显著缓慢,表明糯小麦粉可以在面制品中应用,以抑制其回生。  相似文献   
84.
淀粉酶对大米淀粉回生影响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Avram i方程研究了淀粉酶对大米淀粉回生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籼米淀粉而言,β-淀粉酶的处理虽没有影响其重结晶的成核,但降低了重结晶的增长速率,因此回生受到抑制;对于糯米淀粉而言,β-淀粉酶的处理使其重结晶成核速度和增长速率都降低,回生受到有效抑制。对于籼米淀粉和糯米淀粉体系而言,普鲁兰酶的处理使两种淀粉重结晶的成核和结晶速率都增加,淀粉体系的回生被加速。  相似文献   
85.
变温储藏对大米淀粉回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变温储藏对大米淀粉回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变温储藏可以改变支链淀粉的重结晶性状,但对直链淀粉和脂质复合物的结晶没有影响。25℃下放置5d后再置于4℃下储藏可以有效地抑制支链淀粉的重结晶,从而降低大米淀粉的回生速度。  相似文献   
86.
大米淀粉凝胶在储藏过程中消化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米淀粉凝胶在储藏过程中消化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储藏早期,直链含量高的大米淀粉凝胶,随着直链凝胶网络的形成和稳定,淀粉体系中慢消化性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直链三维凝胶网络对酶有较强抗性。在后期的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大米淀粉体系中慢消化性淀粉含量逐步增加。慢消化性淀粉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支链淀粉的重结晶所引起。  相似文献   
87.
采集8种不同品种的糯米粉,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糯米粉的理化指标对其老化回生特性的影响。经过RVA和DSC检测发现东北粳糯和安徽粳糯糯米样品更易糊化,且样品老化度最小,粳糯比籼糯糯米粉在糊化之后更不容易回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糯米粉中蛋白的含量越高,糊化之后越容易老化,淀粉含量越高则越不易老化;理化指标中吸水率与老化度呈显著负相关,糊化特性中糊化温度与老化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8.
青霉纤维素酶催化水解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霉来源的纤维素酶水解壳聚糖,由黏度变化的对比图可以看出:该酶对壳聚糖具有较强的水解活力.本文分别讨论了pH、温度、酶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壳聚糖水解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5.1,温度45℃,酶浓度为5g/L(酶:底物为1:10),反应时间为6h.反应6h后,由光度法测得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2000.  相似文献   
89.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纤维素外,甲壳素是自然界中蕴藏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之一,广泛存在于海洋节肢动物、藻类细胞膜和高等植物细胞壁中,分布极其广泛。通过将甲壳素脱乙酰化可制得壳聚糖,壳聚糖是天然糖中唯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其降解产物低分子量壳聚糖更是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综述了目前低分子量壳聚糖的主要性能、制备途径和它在食品、化工、农业及医药等领域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大米淀粉理化指标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动态流变仪考察了 8种不同理化指标的大米淀粉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凝胶黏弹性的变化 ,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米淀粉理化指标与凝胶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大米淀粉胶凝的速度和凝胶强度主要与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有关 ,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胶凝速度快 ,凝胶强度大 ;大米淀粉的胶稠度和淀粉粒的膨胀度等指标对其凝胶特性影响并不显著 .支链淀粉形成的凝胶其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是可逆的 ,随着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 ,这种变化的不可逆性增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