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38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针对一体化反应器处理造纸废水提出了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取代人工操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造纸废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工业控制机为上位机,PLC为下位机,辅以相应的监测仪器和采集模块,通过组态软件MCGS的管理和BP网络预测控制模型的挂接,完成实验室条件下造纸废水处理的自动控制,为进一步研究造纸废水处理自动控制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2.
采用传统型IC反应器(R1)与自行设计的新型厌氧反应器(R2)做处理OCC废水平行实验。从3 kgCOD·(m3·d)-1、6 kgCOD·(m3·d)-1到12 kgCOD·(m3·d)-1提高容积负荷,制造容积负荷波动的状态,并基于FISH技术与其他常规手段对两反应器在OCC废水容积负荷波动状态下的功能菌结构变化与处理效能做对比研究。经过45 d的运行,R1中的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为(15.00±0.18)%,耗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为(7.65±0.19)%,产甲烷菌相对丰度为(15.71±0.50)%,污泥比产甲烷活性(SMA)为139.99 mLCH4·(d·g)-1,COD去除率为47.70%;R2中的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为(20.76±0.51)%,比R1高38.40%,耗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为(15.55±0.12)%,比R1高1.03倍,产甲烷菌相对丰度为(60.05±0.53)%,比R1高2.82倍,污泥比产甲烷活性为237.26 mLCH4·(d·g)-1,比R1高69.48%,COD去除率为87.20%,比R1高82.81%。证明新型厌氧反应器(R2)对OCC废水的容积负荷波动有着更高的承受能力,其经改进后的结构更有利于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二次纤维的角质化机理并提出抑制方法,实现二次纤维的高效绿色循环利用,综述了基于共结晶角质化机理的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纤维素聚集态结构模型和氢键链接方式,着重介绍了目前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研究和氢键研究的进展,综述了目前纤维素聚集态研究手段的多样化:计算机分子模拟、广角X衍射衍射(XRD)、交叉极化/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13C(CP/MAS13C NMR),同步辐射XRD衍射、中子衍射和傅里叶红外(FT-IR)。研究内容从对天然纤维素的基本建模深入到分子链水平的原子链接、氢键模式的研究,研究手段经历了从使用单一仪器发展到多种仪器手段辅助表征的过程。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的研究将是二次纤维角质化机理研究以及纤维素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4.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填料留着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造纸过程中,填料留着率传统的测定方法是通过灼烧后测定纸浆中灰份的方法进行。采用该方法测定填料留着率,测定操作复杂,测定所需时间长且精确性差,近几年来,随着制浆造纸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造纸工作者已开始探索新的测定造纸过程中填料留着率的更简捷、准确的方法。我们知道,当入射光的强度与液层厚度一定时,溶液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对于悬浮液也是如此,因此,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造纸过程中白水的吸光度的方法测定填料的留着率,本文以蔗渣浆为原料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及结果对于其它浆种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工业废水污染控制方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面临最大的危害之一,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发展,排出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如直接排放或处理不当,将影响水体的自净,因而使水质恶化。人们日益意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现在污水必须通过处理才能排放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概括了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的一般原理和最新进展,由于废水的组成复杂,往往需要由几种方法组成一个处理系统,才能完成所要求的处理功能,因此指出不能认为某种方法是最好的,最先进的。同时指出:尽管化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缺点,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开放高效、经济的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热点。  相似文献   
36.
本文重点对用于处理脱墨废水的活性污泥的培养与训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一级絮凝处理后的脱墨废水于进行生化处理,用于处理脱患废水的活性污染泥应在连续曝气72小时且不断提高脱墨废水BOD浓度至1109mg/l的条件进行培养,经培养训化后的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活性及沉能等同时,处理脱墨废水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了用CS和AKD两种合成胶料进行中性施胶的规律与机理,并对两种胶的施胶性能作了比较。应用显微电视电冰仪研究了中性施胶中助留剂的助留机理,研究还发现采用双元助留系统对提高填料的留着率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38.
39.
选用造纸工业常用的三种助剂阳离子淀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漆酶/谷氨酸体系对再生纸浆进行处理,对其增强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处理的再生浆包括国产OCC浆和美废12#浆。实验结果表明,漆酶/谷氨酸体系对两种再生浆的强度性能提高效果最优,阳离子淀粉次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最低。使用漆酶/谷氨酸体系处理时,国产OCC浆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为:漆酶1.0%、谷氨酸1.5%、温度50℃、反应时间90 min,抗张、撕裂、环压、耐破指数分别提高53.8%、38.6%、53.2%、50.0%;美废12#浆的处理工艺条件为:漆酶0.1%、谷氨酸0.2%、温度50℃、反应时间60 min,抗张、撕裂、环压、耐破指数分别提高33.1%、24.6%、17.6%、26.5%。  相似文献   
40.
废纸脱墨浆H_2O_2漂白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脱墨浆过氧化氢漂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脱墨浆采用过氧化氢漂白时 ,过氧化氢的无效分解的程度大。脱墨浆采用过氧化氢漂白时 ,过氧化氢同氢氧化钠用量比为 1∶0 .6,漂白反应时间为 2h ,漂白反应温度为 70℃ ,浆浓为 1 0 %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