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39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为单体,合成了两性聚丙烯酰胺,并用红外光谱(IR)对所合成的助剂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对再生纤维(OCC)成纸增强效果。并采用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其增强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2.
利用稀H2SO4对旧瓦楞纸箱(OCC)和桉木片进行水解糖化对比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OCC最佳水解工艺:硫酸质量分数为4%,水解温度为180℃,水解时间为40 min,液固比为12(mL/g),还原糖得率为36.70%;桉木片最佳水解工艺:硫酸质量分数为4%,水解温度为180℃,水解时间为60 min,液固比为12(mL/g),还原糖得率为33.81%。在同等条件下,水解OCC还原糖得率明显高于以桉木片为原料进行的水解。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水解前后的OCC和桉木片红外结晶指数以及基团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水解前后OCC在3 400 cm-1吸收峰强度以及红外结晶指数(N.O’KI)都低于水解前后桉木片,说明再生植物纤维OCC比原生植物纤维更加有利于水解,这与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3.
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对漂染废水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漂洗废水特效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为核心,同时结合二级过滤处理的工艺流程对漂洗后废水进行处理,经处理后废水CODcr仅为92~138mg/L,pH为6.3,SS为20mg/L,将处理后废水全部回用于生产,对漂洗结果无影响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
该文采用漆酶处理漂白ONP脱墨浆,研究了漆酶处理方式对成纸白度和强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和AFM观察了纤维结晶度和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白度3.70%ISO,提升成纸的撕裂指数9.02%、抗张指数18.40%和耐破指数2.79%,纤维结晶度由75.9%降至72.5%。另外,从AFM的图像可以看出漆酶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变得粗糙。粗糙的纤维比表面积大,易使纤维结合紧密,从而使得成纸强度上升。  相似文献   
95.
目前制备生物质乙醇在原材料选择方面,多以玉米秸秆、稻草秸秆、玉米、高粱等原生质或微晶纤维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玉米,高粱作为乙醇化的原料存在与人争粮的争议,而原生植物纤维,因含有20%-30%的半纤维素,用于制取乙醇前需进行预处理,而预处理工艺增加了生产成本及工艺的复杂程度。众所周知,废纸以高速度呈逐年增长趋势,据统计2005年废纸的产生量高达70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96.
PH值是影响阳离子松香胶施胶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采用硫酸铝来调节。然而在二次纤维的施胶过程中,硫酸铝调节PH值的效果有限。本研究采用硫酸来辅助硫酸铝调节二次纤维松香胶施胶时的PH值,不仅可以稳定施胶效果,而且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7.
打浆过程对再生植物纤维回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分析按木纤维形态和浆张性能参数变化,研究打浆过程对再生植物纤维回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打浆使细小纤维含量增加10%以上,6%的打浆浓度对纤维切断作用不明显,一、二次回用纤维重均长度仅分别下降了8%和8.16%;打浆能够有效改善二次纤维回用品质,使三次回用纤维浆张抗张指数分别提高39.90%、27.77%、18.90%;纤维润胀性得到改善,一次回用纤维和三次回用纤维保水值分别增加32.06%、37.7%;但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打浆对改善二次纤维回用品质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8.
回用对麦草纤维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回用过程中麦草纤维物理化学性能及其成纸性能变化,结合纤维的微观结构变化寻找引起纤维角质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纸页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分别下降了33.40%和21.83%,撕裂指数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在回用过程中麦草纤维的长度变化很小,变化量最大不超过0.5mm。半纤维素含量在一次回用之后下降了4.83%,在2~5次回用过程中变化量在1%以内,木素含量变化不超过0.5%。而纤维结晶度随着回用次数增加而增大了9.05%,保水值下降了0.73g/g,纤维角质化可能是由纤维结晶度增大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
采用ABR反应器水解酸化处理OCC造纸循环废水,研究了常温下不同进水HRT和pH值对反应器各格室水质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HRT对反应器各格室pH值的影响不大,但是各格室CODCr去除率和VFA浓度因HRT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在HRT为6时,反应器处于最佳的水解酸化状态,出水的BOD5/CODCr达到0.57。进水pH值对ABR的处理效果有明显影响,酸陛条件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反应器各格室CODCr,的去除率和VFA浓度在酸陆、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进水pH值为6时,反应器的水解酸化效果最好,出水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反应器微生物数量在从前到后各格室依次递减,且原生动物以游泳型纤毛虫为主,最常见的是表壳圆壳虫,其次是草履虫和扭头虫。  相似文献   
100.
用紫外线对假单胞菌X1进行诱变,通过几轮处理得到了3株具有高效去除COD能力的菌株.在不同浓度的废水培养基中,发现突变体去除COD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经过传代后突变株X12、X13和X14的水解圈分别稳定在0.50 cm、0.45 cm和1.00 cm左右,COD去除率都保持稳定.将突变体按111的比例混合组成高效菌,研究生长和去除COD的最佳条件.实验证明,该混合高效菌在pH值6.0~7.0之间时,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达到最佳,能够大量去除COD;较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40℃.最适生长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