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9篇 |
免费 | 144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4篇 |
综合类 | 103篇 |
化学工业 | 171篇 |
金属工艺 | 56篇 |
机械仪表 | 68篇 |
建筑科学 | 126篇 |
矿业工程 | 22篇 |
能源动力 | 35篇 |
轻工业 | 304篇 |
水利工程 | 46篇 |
石油天然气 | 29篇 |
武器工业 | 6篇 |
无线电 | 16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9篇 |
冶金工业 | 39篇 |
原子能技术 | 21篇 |
自动化技术 | 1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4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扩展有限元法通过在相关节点的影响域上富集非连续位移模式,使对非连续位移场的表征独立于单元边界.采用扩展有限元法对单边切口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进行数值模拟,混凝土采用最大主拉应力牵引损伤开裂准则和线性软化损伤模型,并将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扩展有限元法模拟值与试验值在起裂韧度、失稳韧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相差不大.分析认为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梁自重、支座摩擦力等原因造成,扩展有限元可有效模拟混凝土梁在含有初始裂缝情况下从加载到失稳破坏的全过程,获得裂纹萌生、扩展的过程及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72.
针对电气产品中的屏蔽问题,使用时域有限积分算法,对电气电子产品的机箱外壳开孔问题作了电磁场仿真,适用于辐射电磁干扰典型的频段30 MHz~1 GHz,计算并比较其屏蔽效能.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在相同面积、不同形状的开孔情况下,电场屏蔽效能和磁场屏蔽效能的特性,为设计电磁兼容屏蔽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3.
采用固相法以CuO粉末和V2O5粉末为原料制备α-CuV2O6粉末,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TA)和粒度分析方法对铜钒氧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制备的α-CuV2O6电极单体电池具有较高的放电电压和较大的放电比容量。 相似文献
74.
75.
破甲/杀伤多用途战斗部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战斗部能够打击多种目标,在保持原单兵破甲战斗部的质量、外形结构和破甲威力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利用新型薄型波形控制器、半预制壳体和精密破甲战斗部技术,设计了破甲/杀伤多用途战斗部。采用射流垂直穿深试验、射流大间隔靶和破片杀伤试验,研究了改进后单兵破甲弹的射流穿深和破片杀伤威力。结果表明,设计的多用途战斗部在大炸高下使射流侵彻带前挂板加厚度80mm/50°均质靶后,还可穿透不低于3块厚度10mm的Q235靶板。周向杀伤破片能穿透距爆心5~10m处厚度1.5mm的Q235鉴证钢板,破片密度不小于2枚/m2,实现战斗部多功能的打击需求。 相似文献
76.
硫酸铈氧化对二甲苯制对甲基苯甲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硫酸铈为媒质间接电氧化对二甲苯制对甲基苯甲醛。在优选的条件下,电氧化Ce(IV)的产率≥85%。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催化剂可以明显地加速合成对甲基苯甲醛的反应。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动态检测小鼠感染附红细胞体后CD4+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探讨CD4+T淋巴细胞发挥的免疫学效应。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纯化的附红细胞体)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均经腹腔免疫接种,0.5 ml/只。分别于感染后第3、5、7、9 d,经小鼠尾尖采血,镜下观察附红细胞体形态并进行PCR鉴定。建模成功后,分别于感染后第3、5、7、9 d无菌取小鼠脾脏,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脾脏中IL-4、IL-17、IFN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各时间点感染小鼠的红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边缘被附红体附着,PCR扩增产物可见602 bp的特异条带。实验组小鼠脾脏IL-4、IL-17、IFNγ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IL-17在感染在第3天上调,5 d达到高峰,7 d开始下降;IFNγ在感染第3天表达上调,5 d明显下降,7 d表达上升,9 d达到高峰;IL-4始终处于低表达状态。实验组小鼠脾脏IL-4、IL-17、IFNγ的转录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L-17和IFNγ的表达呈相互抑制状态,IL-4呈被抑制状态。结论附红细胞体感染后,IL-17在早期发挥了促进炎症发生和抵抗感染的免疫学作用;IFNγ在感染后期发挥保护炎性反应,避免炎性反应过度发生的免疫学效应;IL-4在此感染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9.
80.
分析了锂产业的专利概况、关键技术并对比了国内外锂产业的专利布局情况,总结了锂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锂产业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目前,全球锂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专利重点布局在中游锂电材料和下游应用领域,形成中国、韩国、日本三分天下的格局,以盐湖提锂技术、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为重要研发点;中国锂产业具有较好的资源和研发基础,但仍存在产学研合作和海外布局力度不够、研发只注重技术性能指标,以及专利市场价值挖掘不到位等问题,建议中国锂产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与海外专利布局,研发要综合考虑技术性能指标与环保、安全等因素,统筹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促进中国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