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振动传感器温度灵敏度校准所需要的半封闭式温控箱,通过智能PID调节为该温控箱提供均匀的温度场。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上位机人机对话,通过单片机作为下位机进行通信协议转换,采用RS485及RS232通信,实现6路温度实时采集和3路温度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温控系统在半开放系统和大温度范围内控制稳定、温控箱内温度分布均匀,并能有效抑制温度超调现象。  相似文献   
72.
涡虫有性生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涡虫有性生殖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叙述,为今后深入研究涡虫有性生殖过程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73.
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使我们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地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或能力的培养,而却忽略了物理课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德育教育在物理新课标中其实是有要求的。它可以在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德育,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严谨精神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要无斧凿之迹。  相似文献   
74.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应有的职责,但是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高职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从创新的心理素质、思维、基本能力、继续学习等方面对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完善评价机制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便推动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莲花水库上游流域近40 a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略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呈非常显著的变暖趋势,年潜在蒸散量呈略减少趋势。建库前后对比分析表明,建库后比建库前有显著差异的是年平均气温升高,年平均风速减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减少。  相似文献   
76.
刘泽华  陈刚  于梅春 《流体机械》2004,32(1):52-54,51
以一单元式住宅的风道式户式空调系统为例,探讨了户式空调的新风量确定方法、冬冷夏热地区风道式户式空调的负荷特性及节能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7.
随着激光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测振仪以其所具有的能实现非接触远距离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突出优点,在航天航空、兵器船舶、建筑交通、矿山物探及环境设备实验等领域的高端应用中得到了迅速推广。国际上由德国  相似文献   
78.
振动台振级调整算法是振动校准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人工操作振动台的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振动台振级调整算法,并在LabVIEW环境下采用图形化编程实现了基于该方法的振级调整自动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专家系统的振动台振级调整算法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该算法满足振动校准过程高精度与智能化的要求,提高了校准系统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通信装备论证类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时会听到领导和上级机关对论证类项目的反映,他们认为近年来完成的一些论证类项目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80.
1997年,四轮农用车市场呈平稳发展态势并会以此状态进入1998年。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必然呈现优胜劣汰的局面。三轮农用车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中原地区,总体市场基本进入产业成熟期,主要表现在连续两年市场容量基本稳定于18o万~200万辆之间。农用车在未来苦于年,至少在“九五”未直至“十五”期间仍有可观的市场前景。主要市场分布将由gO年代初期的由南向北改为由东向西转移。随着我国恢复世界贸易组织地位的逼近,世界上汽车生产大国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冲击已成必然。但由于这些汽车生产大国很难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