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7篇
轻工业   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微胶囊膜厚对芯料释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光学显微镜二次聚焦法测定出微胶囊膜厚,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出微胶囊芯料的释放速率,从而揭示出微胶囊膜厚对芯料释放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甲醛用量、复凝聚次数、复凝聚次数、芯料用量、搅拌速度、乳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微胶囊膜厚、表观扩散系数对芯料的释放速率影响极大,尤其膜厚对释放速率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2.
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合成了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将其添加到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的棉织物抗皱整理中。结果表明,添加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比单独添加壳聚糖和壳聚糖与β-环糊精混合物的整理效果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80g/L,次亚磷酸钠50g/L,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3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min。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了105°,吸香性能提高到2.5倍多,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程度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73.
针对传统涤棉织物染色生产流程长、用水量大、能耗高等问题,文中采用阳离子改性技术对涤棉织物进行改性,然后采用分散活性一浴一步法对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后织物色牢度及抗菌性能,并与传统染色工艺对比。结果表明,经一浴一步法染色后织物布面效果和染色牢度良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7%、96.4%、96.2%;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显著的节水、省时及降低废水色度、电解质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
张宾  董霞  何瑾馨 《印染》2012,38(14):1-5
采用表面张力法、荧光光谱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染料聚醚衍生物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包括表面活性、微极性、临界胶束浓度、单个吸附分子所占面积和胶束动力学直径等,推测了其形成胶束结构形态,并与相应聚醚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染料聚醚衍生物的表面活性比聚醚更高,在质量浓度大于0.5 g/L的水溶液中可形成稳定的动力学直径在50~ 150 nm的胶束,其胶束结构疏松,内部被水分子高度溶胀.  相似文献   
75.
用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二苯乙烯.研究了温度、溶剂、碱剂、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对相转移过程中的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具有合成方法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产物容易分离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本文采用丽雅伦活性染料、兰纳素活性染料和派拉丁1:1金属络合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轧染微波固色。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半乳甘露聚糖用量、尿素用量、亚硫酸氢钠用量、染浴pH值、微波辐射功率、固色时间和固色前堆置时间对表观得色量K/S值和固着率的影响,得到了羊毛轧染微波固色的最佳工艺。分析了羊毛织物经微波固色的匀染性。  相似文献   
77.
棉纤维有效吸附容积Vaf值是染色物理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试验采用卡尔费休水分分析法测定乙醇/水染色体系中棉纤维的含水量,进而计算出其Vaf值;系统地分析了乙醇的体积分数和棉纤维的预溶胀带液率对纤维Vaf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预溶胀带液率的棉纤维,其溶胀程度随着体系乙醇体积分数的提高而降低;相同的乙醇体积分数体系下,棉纤维的溶胀程度随着纤维预溶胀带液率的提高而小幅提高,且迅速达到溶胀平衡。棉纤维内相的乙醇体积分数远低于外相染色体系,从而有利于染料在纤维内相的均匀吸附。  相似文献   
78.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3种叔胺类化合物(烟酸、异烟酸、吡啶)与活性红K-2G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将它们用于真丝绸染色,对其催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叔胺类化合物与K型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能是决定真丝绸催化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经叔胺类化合物处理后,活性红K-2G对真丝的上染率及固色率均有提高,且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指标符合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79.
磺化β-环糊精在毛织物芳香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环糊精是一种由7个葡萄糖以α-1,4甙键连结的环状低聚糖,它能与许多有机物形成包合物,在纺织品加工中具有不同的用途.β-环糊精不仅可作为助剂用于水洗和染色过程中,也可固着在不同的纤维上.采用直接磺化法对β-环糊精进行磺化改性,使其可与羊毛纤维以离子键结合.文章探讨了经磺化β-环糊精处理的羊毛织物对玫瑰香精吸香及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磺化β-环糊精处理的羊毛织物可吸附更多的香精,具有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80.
有很多分析方法可用来测定颜料及中间体的纯度,如液相色谱、红外、紫外及可见光谱等等,对三种有机颜料PR176、PR188、PB60的纯度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主要对可见光谱方法进行了研究,因为其简便、经济、实时,适合于生产过程控制。根据颜料的性质,比较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确定合适的溶剂与合适的浓度,同时寻找适当的吸收峰。在此峰处,吸收强度与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应用此线性关系时试样和标样的纯度进行比较,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