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减压处理对菜花贮期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强度减压处理对菜花贮期生理效应的影响。菜花在(1.0 ± 0.5)℃条件下贮藏40d,每隔24h 采用不同压力处理并维持此压力。结果表明:处理压力为60.7kPa 时呼吸强度比对照降低43%,PPO 和POD 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8% 和32.7%,而VC 含量比对照高55.6%,褐变指数仅为0.21。适宜的压力处理能延缓菜花组织褐变和衰老,较好地保持其贮藏品质,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2.
响应曲面法研究贮前热处理对油豆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豆角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方法,研究贮前热空气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油豆角冰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通过中心优化组合设计得出最佳热处理参数为:热处理温度53℃,热处理时间19min。油豆角热处理后冰温贮藏优势明显,油豆角膜透性的增加趋势得以延缓,过氧化物酶活性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3.
风味是消费者判断肉类食品质量和可接受性的最重要的感官属性之一,其形成是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脂肪是肌肉中的重要组织,是风味物质形成的前体物质,其通过水解、热分解、氧化及美拉德等反应产生醛类、酮类及醇类等物质,形成肉品的特征风味.本文以动物性脂肪为关注视角,概述脂肪酸组成对风味调控的作用,归纳脂肪参与风味形成的机理,并从...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柑橘皮中水溶性功能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柑橘皮中水溶性功能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401nm;温度对待测液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在加工中热处理温度应低于60℃;pH值对待测液的影响显著,宜在酸性食品中应用;柠檬酸对待测液有一定的增色作用,鉴于Vc对其稳定性具有波动性影响,二者应协同使用;蔗糖、葡萄糖、紫外光照射对待测液影响作用很小;低浓度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待测液无影响,而高浓度的则有降解作用;H2O2对该待测液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适量的亚硫酸钠有助于待测液的稳定性;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对其稳定性仍有一定程度影响,因此应闭光保藏;此外K+、Na+、Mg2+、Zn2+对其有一定的增色护色作用,而Ca2+基本无影响,但Cu2+、Fe3+对其有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Fe3+的介入使得浸提液骤然变色,因此在相关饮料的生产中应绝对避免与铜、铁容器接触.  相似文献   
35.
以SOD富硒枸杞为原料,采用中心试验组合结合响应面分析研究了枸杞果酒的酿造工艺,并确定枸杞果酒的最佳工艺参数,使产品符合标准,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6.
生鲜肉品在流通环境中易受到微生物、酶以及物理、化学等作用使其腐败变质,而消费者只能根据包装日期和有效期来判定肉品的新鲜度及安全性,对肉品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变化,不能准确判定。智能指示标签技术恰恰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实时监测肉品的新鲜程度。本文正是在智能指示标签概述的基础上,以肉品智能指示标签的分类形式为切入点,阐述不同类型指示标签的工作原理、应用优势以及新鲜度信息的表达形式,并从pH响应机制、硫化氢敏感机制、生物胺传感机制、酸性气体敏感机制以及微生物生态感应机制等方面深入论述智能指示标签在表征肉品新鲜程度上的内在机制,以期为提升现代智能包装以及基于肉品智能指示标签的研究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溶剂法提取香菇多酚的工艺条件,在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及果胶酶添加量四个单因素对香菇多酚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实验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香菇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浴温度85℃,提取剂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12(g∶mL),果胶酶添加量1.4%,在此条件下,香菇多酚的提取率为2.94%。此外,对香菇多酚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香菇多酚对青霉菌和啤酒酵母菌无抑制效果,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最低抑菌浓度为15mg/mL。  相似文献   
38.
利用Duncan新复极差分析,以灰化温度、灰化时间、碱液浓度以及反应时间为考察对象,优化了由稻壳制备水玻璃的最佳工艺条件;选取模数1.0~1.3的水玻璃制备纳米级白炭黑,建立了以反应时间、螯合剂添加量、硫酸浓度以及陈化时间为参数的L9(34)试验设计,利用DPS软件进行二次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佳参数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制备白炭黑的工艺条件;以红外、XRD对所得白炭黑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产品为纳米级无定型结构。  相似文献   
39.
膳食脂质是肌体能量、必需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的重要来源或载体,其在体内的消化行径往往受到消化场所及存在形态差异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膳食脂质在胃肠道内不同阶段的消化行径进行综述,分析膳食脂质在各阶段消化过程中的变化,阐明了膳食脂质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与脂肪酶、胆盐的亲和机制,以及小肠内的微生物菌群与膳食脂质在消化吸收中的相互...  相似文献   
40.
通过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大蒜、丁香、花椒和桂皮的活性成分,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对亚硝胺的阻断能力及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并与V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花椒、丁香和桂皮提取物清除亚硝酸盐的能力较强;对亚硝胺阻断能力方面,丁香强于其它三种香辛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