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岱庄煤矿-580m中央泵房的围岩是高应力-膨胀复合型软岩,压力大,膨胀性强,而且断面非常大,原设计采用砌碹支护,硐室变形严重,维护费用高,依据软岩巷道围岩的力学特性和支护机理,设计采用锚网索喷二次耦合支护,并采用全断面一次爆破,分阶段逐步刷大的联合施工法,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己烯雌酚(DES)、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丙基硫脲嘧啶(PTU)对小鼠垂体瘤神经细胞(GT1-7神经细胞)的增殖效应及其联合作用。方法 DES的剂量为0.1、1、10、100、1 000μmol/L,DBP的剂量为0.01、1、10、100、1 000μmol/L,PTU的剂量为0.000 1、0.01、1、100、1 000μmol/L。联合作用的剂量设计为DES0.1~1 000μmol/L,DBP 0.01μmol/L,PTU 0.000 1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3种物质单独作用和联合作用24 h后GT1-7神经细胞存活率。结果 DES、DBP单独作用于细胞,随DES或DBP浓度的增大细胞存活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TU单独作用于细胞,各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但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DES、DBP、PTU单独作用时,其浓度分别低于10、100、1 000μmol/L时,GT1-7神经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DES与DBP联合暴露时,细胞存活率随DE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DES与PTU联合暴露时,细胞存活率随DES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DBP与PTU联合暴露时,细胞存活率随DBP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与DES单独作用体系比较,0.01μmol/L DBP和0.000 1μmol/L PTU同时加入到0~10μmol/L DES后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ES浓度为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由80%左右降至4%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S、DBP、PTU对GT1-7神经细胞的增殖效应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3种物质在一定剂量下共同作用对GT1-7神经细胞增殖呈现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初步掌握我国边销茶中稀土元素含量水平,评估我国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中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用GB 5009.94—2012《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中推荐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边销茶中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24 h回顾法对我国边销茶消费地区成年人群的边销茶消费状况进行调查,通过简单分布评估法计算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中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边销茶中稀土元素总体超标率为74%(67/90),含量范围为0.10~10.35 mg/kg,平均含量为3.41 mg/kg,中位数为3.10 mg/kg,其中稀土元素铈、镧、钇、钕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74、0.43、0.35、0.30 mg/kg。我国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通过饮用边销茶摄入的稀土元素每日平均暴露量为0.668μg/kg BW,占ADI的1.13%;高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P95)稀土元素每日暴露量为2.302μg/kg BW,占ADI的3.90%。16种稀土元素中,铈、镧、钇、钕的每日平均暴露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178、0.104、0.082、0.073μg/kg BW,占总稀土元素暴露量的65%。结论目前我国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中稀土元素摄入水平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处于可以接受水平,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微孔蛋白基因porin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 veronii)耐药性的影响以解析A. veronii的耐药机制。方法 以多重耐药的A. veroniiWL-3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源重组双交换的方法构建Δporin敲除株,利用比浊法测定其生长曲线,通过药敏纸片法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以A. veronii WL-3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overlap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获得上下同源臂融合片段,并连接至自杀质粒pDM4中,重组成敲除质粒pDM4-Δporin。将pDM4-Δporin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SM10中,通过接合转移转入A. veronii WL-3中。通过同源重组双交换构建A. veronii WL-3Δporin敲除株。生长曲线显示与野生株相比,Δporin菌株的生长速度并无明显变化;抗生素耐药特征分析显示敲除porin基因会降低A. veronii对头孢氨苄、新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提高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结论 基因porin不是A. veronii生长所必需的,但会影响A. veronii对部分抗生素的...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分别介绍了HL6626型泄露电流测量仪电压、电流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96.
利用卵巢切除大鼠模型 ,研究大豆异黄酮 +钙复合剂对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影响。卵巢切除大鼠分为 3个剂量组 ,分别灌胃给予 6 7mg kgBW 大豆异黄酮 +16 7mg kgBW 钙 (低剂量组 )、13 3mg kgBW 大豆异黄酮 +33 3mg kg BW 钙 (中剂量组 )和 4 0 0mg kg BW 大豆异黄酮 +10 0 0mg kgBW钙 (高剂量组 ) ,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 12周后测定股骨骨密度 (MBD)、骨矿含量(BMC)和骨钙含量。结果发现假手术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股骨干骺端BMD、BMC和股骨钙含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5 ) ,表明大豆异黄酮 +钙复合剂能增加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 ,对雌激素缺乏所诱发的骨丢失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遗传修饰微生物(GMM)或称转基因微生物,又称重组DNA微生物,是指通过天然方式(如杂交和/或自然重组)以外的方式而发生遗传物质改变的微生物。国际组织和各国对食品工业用GMM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管理要求各不相同,并制定了不同的管理法规。我国对食品工业用GMM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公告和标准等。本文系统梳理国际组织和欧美等国家对食品工业用GMM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管理要求,为我国相关风险的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我国3岁以上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家庭年收入等人群的碳酸饮料消费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山东、湖北、江西、贵州、甘肃9个省(市),在9省(市)中各抽取1个城市的1个区和1个县3岁以上常住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6 775人。利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方法和过去1个月食物频率法收集调查对象碳酸饮料的消费状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人群碳酸饮料消费的各类相关因素。结果我国9省(市)3岁以上人群碳酸饮料饮用率为24.2%(3 651/15 056),平均消费量为13.8 ml/d,其中,饮用碳酸饮料的人群平均消费量为172.9 ml/d。男性(16.9 ml/d)高于女性(13.8 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20.3 ml/d)高于农村(7.8 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17岁年龄组人群的消费量最高为28.6 ml/d,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最低为2.7 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国人群碳酸饮料消费量与年龄、性别、城乡、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9.
何邦一  周旭峰  刘兆平  李文献 《电源技术》2021,45(10):1356-1359
从锂合金负极、锂负极表面保护与锂沉积基体修饰三个方面概述了合金材料在改善金属锂负极电化学沉积可逆性与稳定性方面的国内外代表性研究工作,讨论了合金材料的效用机制与作用效果,分析了当前研究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对合金材料在金属锂负极研究中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铜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普遍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但铜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差,而限制铜的更进一步应用。如何在提高铜的力学性能的同时维持铜优异的电学和热学性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由于石墨烯凸显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以及二维片层结构,因而成为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理想增强体。但研究者们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性能增强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因为石墨烯在铜基体中易于团聚、铜与石墨烯的润湿性比较差及其制备过程中造成石墨烯的结构受损。随着近几年来研究者的不断探索,一些新的解决方法不断出现。主要综述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可能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