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202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53篇
建筑科学   184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62篇
水利工程   36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34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微波水热合成法是新型的纳米粉体材料制备方法,它与常规水热法相比,反应时间更短、反应温度更低,并且微波的非热效应影响产物晶型的形成。立方相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材料是制作氧传感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高温湿度传感器等多种功能元器件的核心原材料。采用可程序化控制的MARS-5微波消解仪实现了微波水热合成,反应温度100~120℃,反应时间1~5h,在强碱环境下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纳米粉体,而常规水热法制备氧化锆的温度一般为190~250℃。采用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pH和Y2O3含量对产物粒度和晶型的影响,使用了Rietveld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粒度计算。结果显示,与常规水热法相比,微波水热法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并且影响产物的结构组成。分析表明,微波加速反应的机理可以用晶粒旋转驱动的晶粒聚合解释,而微波的介电加热效应,微波离子传导损耗等是加速化学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BST陶瓷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晶钛酸锶钡(Ba0.6Sr0.4TiO3,简称BST)粉体,并将粉体烧结成陶瓷,对样品的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分析了材料的介电性能,并与传统制备工艺获得的样品进行了性能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水热法获得的BST粉体较细,其合成温度和烧结成瓷温度较传统制备工艺大幅降低,分别为195℃和1 230℃,可以获得晶粒尺寸在3μm以下的陶瓷。随着晶粒的减小,BST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降低,尤其是介电损耗因子有较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53.
以SEM,XPS等为手段研究了炭纤维经不同表面处理后表面形貌、表面官能团及其亲水性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了经不同表面处理的炭纤维对固着在污水中的微生物膜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①在污水生物膜处理工艺中以高强型炭纤维作为载体是可行的;②提高炭纤维的表面亲水性有利于增加微生物的挂膜量;③对炭纤维表面结构影响小的处理方法不会破坏炭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因此挂膜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4.
电缆中间接头是城市电缆系统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为了提高老化后电缆中间接头的绝缘性能,本研究尝试通过向中间接头注入修复液的方法进行修复。首先在潮湿环境下对电缆中间接头进行电热加速老化试验,并向老化后的样本注入修复液进行修复,通过工频介质损耗测量、工频击穿试验和能谱分析对修复前后中间接头样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老化后电缆中间接头的绝缘强度明显下降,而通过修复液修复后其绝缘性能有所提升。通过能谱仪检测发现修复后中间接头界面出现了Si和Ti的氧化物,说明修复液可以扩散进入中间接头界面并与侵入的水汽反应生成有机聚合物,填充在界面气隙空腔位置,从而提高了中间接头的界面击穿电压,达到了修复电缆中间接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56.
本工程是根据1984年中、突两国政府协议,由我国援建的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是1985年全国公开招标中的中标入选方案。突尼斯地处北非,是一个美丽的地中海国家,与意大利西西里岛隔海相望,登高远眺,可以望到西西里岛在天际线上出现;突尼斯又是旅游圣地,欧洲人常常成群结队,来突尼斯欢度周末。突尼斯青年之家建在首都突尼斯市芝扎区,是为青年提供学习、体育和文化活动的中心。这组建筑物包括:航海、潜水、摄影、音乐、  相似文献   
57.
地幔楔底部被下曳的榄橄岩中闪石和绿泥石的脱水反应控制着岩浆弧中火山前锋的位置,这些脱水反应主要与压力相关(约3.5GPa)。这样,根据古火山前锋的位置就可以估计其下俯冲板块的深度。本文评估了日本东北弧自渐新世以来的火山活动,并参照火山前锋的迁移情况,探讨了日本海弧后拉张期间地幔楔中的物质运移。渐新世期间(约30Ma)火山前锋位于现代日本东北弧的西岸,在23Ma日本海弧后盆地张开之前它向海沟方向迁移了约2000km,因软流圈贯入地幔楔的触发,使俯冲带在30—23Ma间变得越来越陡,而在21—14Ma间日本海弧后扩张则是由于软流圈贯入动力作用的体现。所贯入的软流圈地幔的温度高于其周围的上地幔或岩石圈的温度。这就导致了23—22Ma的特征火山活动:(1)在近海沟地区发育高镁安山岩;(2)火山岩成分横跨岩浆弧不变;(3)火山岩总量向弧后方向增多。15Ma以来火山前锋向内迁移了一段距离(小于100km),这可能是由于地幔楔冷却的结果,因为闪石和绿泥石在较低温度下需要稍高些的压力才能分解。贯入地幔楔并引起弧后扩张的上地幔物质在Sr—Nd同位素组份上与洋中脊玄武岩源相同,因为30Ma以来日本东北弧弧后地区的火山岩的同位素组份具有一个从富集状态到亏损状态的长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8.
刘力 《住宅产业》2009,(9):81-82
日益巨大的建筑能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建筑生态节能也随之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政府的倡导,政策的制定,媒体的宣传,一时间,一些词汇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诸如: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高科技建筑、智能建筑等一系列的词汇也变得耳熟能详起来。所有这些名词,分析其本质,  相似文献   
59.
周一帆  王德利  刘力 《煤》2010,19(7):87-88,92
加快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对我国改善能耗结构,缓和能源紧张状况,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煤矿井下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煤储层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勘探过程中比常规油气层更容易受到伤害,文章在介绍了煤储层及煤层气井的特点基础上,分析了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和钻井压力对储层的伤害机理,并指出了钻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