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含FOX-7发射药的燃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密闭爆发器研究了含FOX-7硝胺发射药的燃速、压强指数和压强变化率。结果表明,随着样品中FOX-7含量的增加,发射药的点火延滞时间增加,燃速系数减小,燃速降低;其压强变化率的最大值及增长速率均降低。当燃烧压强小于150MPa时,FOX-7含量对发射药的压强指数没有影响,FOX-7改善发射药压强指数的能力不明显;随着燃烧压强的增加,含FOX-7发射药的压强指数降低,尤其当燃烧压强大于200MPa时,发射药的燃速压强指数显著降低。随着发射药中FOX-7含量的增加,其压强指数及燃速系数均降低,有利于发射药的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42.
微通道内传递对液液分散过程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吉松  刘国涛  王凯  骆广生 《化工学报》2015,66(8):2940-2946
在同轴环管微通道中,采用水/正辛醇形成两相体系,利用硫酸向水中传质并释放热量以实现伴随传质传热的微分散过程,研究了两相流速、硫酸浓度对两相流型和液滴大小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传递会引发O/W/O新流型的产生和流型分布区域变化。探讨了传递强度对于分散液滴尺寸的影响,通过计算液滴脱落时的动态界面张力,分析了传质和传热对于液液微分散影响的大小。  相似文献   
43.
本文讨论了粗纱机锭翼结构有关问题,分析了θ角变化对锭翼弯距和变形的影响,计算了青泽660型机锭翼的动力消耗,并结合纺纱质量讨论了高效假捻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膜片分析法基本原理的说明,用其解释了物理中的连通器模型。由于膜片分析法具有很大的通用性、适用性,因此我们把膜片分析法应用在太阳能自然循环系统的定性分析中,解释了自然循环中的动力学原因,并通过分析得出自然循环系统设计安装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此外,还对太阳能自然循环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RDX降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X(黑索今)的较高感度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从RDX的高品质化和RDX钝感包覆两方面对近年来RDX降低感度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我国今后RDX降低感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6.
采用磁控共溅射方法分别制备了含有W和Mo两种不同成分的铜系薄膜,用EDX、XRD、SEM和纳米压痕仪对薄膜成份、结构、形貌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Cu—W和Cu-Mo薄膜均呈晶态结构,Cu-W和Cu—Mo形成了均匀的固溶体;经650℃热处理1h后,Cu—W和Cu—Mo薄膜中晶粒长大,有富w和富Mo相从基体Cu相中弥散析出;Cu-W薄膜的显微硬度随W成分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Cu—Mo薄膜的显微硬度随Mo成分的增加而持续升高,薄膜退火态的显微硬度低于沉积态。分析认为,以上结果的产生均因添加W、Mo所引起的晶粒细化效应和薄膜的热稳定性较差所致。  相似文献   
47.
在准好氧填埋工艺中,渗滤液收集层可在填埋场底部形成一个好氧生物滤床。采用6组准好氧填埋柱研究了收集层结构对渗滤液降解效果的影响,其中1#~4#柱的渗滤液收集层分别为60、120、180、240 mm高的砾石,5#柱的为180 mm高的卵石,6#柱的为180 mm高的砾石/60mm高的陶粒。监测表明,垃圾填埋柱内的氧浓度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具有明显的空间层次效应。经过35周后,对渗滤液中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1%~97.7%)、(89.3%~96.8%)。增加渗滤液收集层高度能提高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卵石渗滤液收集层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砾石的差;在砾石收集层表面增加陶粒可以提高后期对难降解COD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对C1/3型梳棉机的给棉、刺辊部分结构特点作了初步分析。认为:采用锯齿给棉罗拉所形成的多点握持弹性钳口是可取的;给棉板鼻尖低于刺辊中心19毫米,并配有19.5°的工作面倾斜角,使刺辊刺入棉层始梳点位置提高,分梳工艺长度较短(27.32毫米),结合使用锯齿给棉罗拉,在加工25~40毫米长度纤维时,不需调节工作面长度;刺辊下安装分梳板,可起到预梳理、提高刺辊部分梳理度,减轻锡林、盖板梳理负荷的作用,对提高生条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49.
本文根据夹层地质特点和曲线响应,对测井曲线进行了优化选择和标准化校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合理的夹层参数测井解释方法。通过研究认识到:物性夹层孔、渗、饱参数测井解释方法能够应用于新测井系列夹层参数解释,能够为三维地质建模提供夹层参数,能够定量解释夹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解释结果符合岩心分析结果。该方法填补了储层内部夹层测井解释方面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50.
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模糊分等和隶属度的概念 ,通过定量分析对原棉主要物理性能与成纱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