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5篇 |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10篇 |
建筑科学 | 41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能源动力 | 13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8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研究了FF-26加氢处理催化剂上喹啉对二苯并噻吩(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及轻循环油(LCO)中含硫组分加氢脱硫反应的毒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喹啉可同时抑制反应的加氢脱硫(HYD),反应路径和直接脱硫(DDS)反应路径,显著抑制了DBT和4,6-DMDBT的转化;喹啉对DBT加氢脱硫反应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对HYD产物的抑制,而对4,6-DMDBT不但表现为DDS产物选择性的降低,也表现为HYD路径中加氢中间体选择性的增加。通常情况下,喹啉对含硫物种的转化率影响不大,但反应压力过低时会导致含硫组分转化率的降低;在反应温度310℃、氢分压2.0 MPa、LHSV=2.0 h~(-1)、氢油体积比1 000条件下,当喹啉添加量从2 000μg/L增加至5 000μg/L时,总硫转化率从65.8%降至32.5%。 相似文献
75.
稠化剂作为水基压裂液中最主要的添加剂,关系到压裂液的增稠、流变、损害等性能,影响压裂效果.定性分析稠化剂对储层损害的原因及程度,探讨其损害机理极其重要.选用渗透率为0.164× 10-3~0.386×10-3 μm2的砂岩气藏岩心为实验岩心,通过对实验液体的分解处理,结合常规流动实验手段和平行岩样比对方法,设计了研究压裂液稠化剂对储层损害机理的新方法,定性评价了胍胶压裂液中稠化剂分子引起的储层损害.研究结果表明:充分返排情况下,胍胶压裂液滤液仍会对储层造成42.2%的总损害,其中稠化剂分子引起的损害占总损害的53.8%,是胍胶压裂液对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稠化剂分子引起的损害中,滤饼损害达到76.3%,而岩心基质损害仅占23.7%;岩心基质损害与喉道半径大小及其分布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是不可逆的永久损害,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76.
统一潮流控制器在提升电网输电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展现出了当今柔性交流输电领域的最高水平。南京220kV UPFC工程自建成投运以来,有效解决了西环网南北通道潮流分配不均的问题。不足之处在于,当串联补偿电压较低时,输出电压将含有较大的谐波成分,影响系统电压质量。本文通过研究不同调制比下MMC-UPFC的谐波特性,基于最近电平逼近调制与引入虚拟循环映射的载波层叠调制提出一种新型的双阈值混合调制策略,用于改善MMC-UPFC在低调制比下的谐波特性。结合南京西环网UPFC实际工程参数,从理论和仿真分析两方面验证了所提出混合调制策略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区域间断面的输电能力主要受限于重载通道的热稳极限,同时关键输电断面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针对断面输电能力受限和潮流分布不均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控制方法。定义了断面负载均衡度这一指标,为评估UPFC的潮流控制效果、UPFC对断面潮流分布的优化作用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标。以江苏省苏州市500 kV UPFC科技示范工程为例,从三相永久性N-1故障、稳态运行和锦苏直流闭锁3种工况提出了相应的UPFC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所提指标的UPFC控制方法可以达到改善断面输电能力和潮流分布的目的,同时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本工作以再生粗骨料(RCA)替代率为变量,采用CO2对RCA进行强化处理,通过快速碳化试验和氯离子快速迁移试验(RCM法),研究了碳化对CO2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CRA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CA替代率由0%增至100%时,RCA未强化的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碳化7 d后的RAC(C-RAC)、CRAC及碳化7 d后的CRAC(C-CRA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降幅分别为73.0%、90.8%、53.4%和80.8%。相较于RAC,当RCA替代率分别为50%、75%和100%时,CRA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分别提高了13.8%、16.6%和11.3%。当RCA替代率分别为0%、50%、75%和100%时,C-RA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相较于RAC分别提高了15.5%、23.6%、19.8%和6.8%;当RCA替代率分别为50%、75%和100%时,C-CRA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相较于CRAC分别提高了16.5%、9.6%和0.4%。CRAC碳化后,其对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效果要优于仅对RCA或RAC进行碳化,当RCA替代率... 相似文献
79.
含油污泥是石油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处理一直是油田以及石油企业的难题,如果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热解技术是一种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将油泥中的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组分,并加以回收的新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可以更为彻底地处理含油污泥,且具有二次污染程度小、能量可回收利用的特点,是一种应用前景较广的处理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介绍了温度、加热速率、停留时间、热解催化剂对于含油污泥热解效果及产物的影响,同时还阐述了热解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方法,分析了热解能量流动过程以及目前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热解设备,并指出未来含油污泥热解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冻融循环下含水率对粉质黏土力学性质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初始含水率对土体力学性质冻融循环效应的影响规律,以青藏高原粉质黏土为对象,进行不同含水率、围压及冻融次数条件下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使得不同初始含水率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趋于接近,低含水率试样的力学性质表现为劣化,在一定范围内,含水率越高,劣化效果越显著;当含水率增加至某一值后,一般为接近塑限时,冻融循环效应则表现为强化;封闭条件下土体冻融循环中的水分迁移会引起含水率的增减分区分布,且初始含水率越高,水分迁移量越大;土体破坏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以非线性规律减小,因此试样冻融循环后含水率增大区和减小区的强度变化幅度不同,会引起破坏强度增大、减小及不变等3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冻融循环下土体力学性质会受到干密度、水分重分布及土体结构改变等多方面的影响,初始含水率和冻融次数不同,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也不同,冻融循环效应就相应地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