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135篇
金属工艺   49篇
机械仪表   49篇
建筑科学   61篇
矿业工程   40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45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篇
冶金工业   38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71.
本文论述了空调管路动应力测试方法和抗干扰技术,并对利用日本TML公司的数字动态应变仪开发的空调管路动应力测试与评估软件进行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72.
刘志明  张向文 《电源技术》2020,(4):553-556+561
针对纯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系统的充电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MC9S12XEP100和电池组监控芯片LTC6803-4的四段式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它能解决现有充电过程中各充电阶段控制精度不够的缺陷。该设计由主控制器模块、通信模块、均衡模块、充电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以及人机接口模块组成,采用具有模糊逻辑控制的四段式智能充电管理策略,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并自动切换充电阶段。实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恒流恒压(CC-CV)充电方法相比,该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充电时间缩短了32.6%,充电效率提高了2.23%,是一种能快速充电、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的充电管理装置。  相似文献   
73.
随着智能家电的广泛应用以及负荷监测技术的发展,家庭可控负荷的优化调度已经成为虚拟电厂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考虑家庭用户用电经济性和舒适度,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家庭用户电力负荷关联度和用电舒适度与缴纳电费满意度的多目标用电模型。根据用户的负荷特性,建立刚性负荷和柔性负荷的数学模型及其约束条件。引入负荷使用关联矩阵调整负荷运行时段参数,建立考虑用户用电舒适度与电费支出满意度的多目标用电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优化策略能有效满足用户用电舒适度,实现用电经济性,为虚拟电厂中可控负荷的优化调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4.
基于解耦策略的直线感应牵引电机法向力自适应最优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和部分地铁车辆均采用直线感应牵引电机作为驱动机构,该电机特有的边缘效应和法向力对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效率以及性能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直线感应牵引电机采用常规的电传动控制策略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该文充分考虑边缘效应的影响,建立了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数学模型。将推力与磁通进行解耦,并分析磁通、推力与电流控制环节的非线性与时变性,提出了神经自适应控制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法向力的组成与特性,得出其数学表达式,以推力与磁通解耦为基础,结合最优化理论,考虑多个优化目标建立损耗最小函数,实现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损耗最优控制。计算机仿真与实验对所提控制策略与传统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典型工况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1-脱氧野尻霉素控释微丸采用挤出滚圆和流化床方法进行制备。首先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等辅料制备分散体、丸芯,再使用羟丙基甲基纳米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作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并装入胶囊。采用SEM观察微丸的微观形态,以及测定其产率、脆碎度、密度、水分含量和粒径分布等物理性质,研究结果显示微丸性质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规定。在体外释药试验中,溶出介质和放置方式对药物释放无显著影响,释放过程符合Baker-Lonsdale模型。对比研究1-脱氧野尻霉素原料药、分散体微丸和控释微丸在比格犬体内的控释特性,结果表明:与1-脱氧野尻霉素原料药相比,分散体微丸和控释微丸分别使1-脱氧野尻霉素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183.37%和243.87%。此外,1-脱氧野尻霉素控释微丸的体内-体外研究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6.
牛力  李旭  王佳楠  刘志明 《塑料》2020,49(1):19-22
对精制后的碱木质素进行羟甲基化改性,再利用改性后的羟甲基化碱木质素部分替代聚醚多元醇,采用一步发泡法与聚合MDI制备了羟甲基化木质素基聚氨酯泡沫材料。将次磷酸铝(AHP)作为阻燃剂添加到泡沫中制备了阻燃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分析了羟甲基化木质素基阻燃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性能。利用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制得泡沫的热降解行为、成炭性能和残炭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羟甲基化碱木质素替代聚醚多元醇的量为60%,次磷酸铝的添加量为30%时,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达到了27.5%。因此,羟甲基化碱木质素和次磷酸铝使泡沫在燃烧时能更好的形成炭层,从而有效地隔绝空气,降低热传递,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77.
将精制后的碱木质素部分代替聚醚多元醇,利用一步发泡法与聚异氰酸酯(PMDI)制备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材料(PUF/碱木质素),同时利用膨胀石墨(EG)制备阻燃型碱木质素-聚氨酯泡沫材料(PUF/碱木质素/EG),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对所制试样的阻燃性能进行分析。利用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分别研究了所制试样的热降解行为、成炭性能及残炭形貌。结果表明:当碱木质素替代量为5%、EG添加量为30%时,PUF/碱木质素/EG材料的LOI达到26.1%,EG的加入提高了PUF材料的成炭量,从而达到了提高材料阻燃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高蜡原油输送过程中,添加化学降凝剂可以有效改善高蜡原油的低温流变性,实现原油的常温输送。对常用降凝剂的种类、降凝剂复配理论以及复配型降凝剂的发展概况和现场应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客观地指出了降凝剂在复配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采用交替沉积自组装的方法制备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素(NCC)-纳米TiO2/PVA复合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PVA/NCC-纳米TiO2/PVA复合膜形貌规整,NCC负载纳米TiO2粒子只是物理共混,没有化学键合.性能分析结果表明PVA/NCC-纳米TiO2/PVA复合膜在紫外光区有较强吸收,较高的拉伸强度109.5 MPa,且比PVA膜热稳定性好,热分解温度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80.
以1-脱氧野尻霉素为原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作为控释包衣材料,以微晶纤维素为芯材制备空白丸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黏合剂进行上药,采用流化床进行包衣制备了载药1-脱氧野尻霉素控释微丸。制备后的微丸装入胶囊中。SEM分析表明,制备的控释微丸呈近圆球状,表面光滑、均匀紧致,横切面丸芯、上药层与控释层清晰可见,厚度均匀一致,说明包衣工艺稳定。控释胶囊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均匀度好且杂质符合规定。在体外溶出试验中,分别在pH值1.2、4.5和6.8的溶出介质中,1-脱氧野尻霉素制备控释微丸与1-脱氧野尻霉素速释片溶出曲线有很大的差异,在1~12h呈现零级线性释放,控释效果良好。产品分别在高湿度92.5%、强光照(4500±500) lx和高温条件下存放30d,存放后产品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