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3篇
轻工业   9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中国仙草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介了我国仙草资源的状况,测定了仙草的经济性状、主要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首次报道了仙草中氨基酸的测定结果,阐述了仙草的利用价值和几种加工方法,最后还对我国开发利用仙草资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目的:把握国内外无花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无花果的深入研究与信息交流提供文献依据。方法: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知识产权网数据库(CNIPR)、Elsevier、Springer Link和ACS(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数据库为文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无花果文献按年度分布、研究领域、基金来源、关键词、载文期刊等特征进行检索与计量分析。结果:查得中文载文1709篇(1956年1月~2018年4月)、外文载文4706篇(1851年1月~2018年4月)、专利813项(1991年1月~2017年12月)。结论:国内研究比国外起步晚,但发展快,目前无论文献数量和质量还是发展态势和步伐均与国外基本一致,载文数量总体呈逐年增长,但近年来同比呈负增长;国内偏重于无花果栽培技术、药理学、微生物和储藏保鲜技术等研究;国外则集中于无花果活性物质提取、药理、代谢与成分分析等方面;无花果储藏保鲜新技术、果实深加工技术、抗逆抗病害高产传优品新品种培育、微生物及其利用、药理构效关系与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和安全性等将成为未来主要研究方向。随着人才和资金的大量投入,我国无花果的研究正朝着现代化道路快步迈进。  相似文献   
43.
本文设计了简便可行的光度滴定装置,探讨了光度滴定同时测定酱油中游离酸和游离氨基氮的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用光度滴定法测定酱油中的游离酸和游离氨基氮取得了回收率分别达99.4%~103%和97.3%~101%,变动系数分别为2.2%~2.8%和0.39~1.4%,并且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GB5009-85的测定结果相一致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4.
桃胶提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提取桃胶的工艺,并通过正交实验法〔L16(43)〕确定了该工艺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工艺路线短、提取率较高,提取周期短、能源消耗少,制得的桃胶质量高和性能稳定等优点。经检测,所制得的桃胶的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我国同类产品的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及其在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ILATPS)在生物萃取分离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体系的分类、特点、应用对象等;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外近十年来发表的ILATPS研究文献进行简要统计分析;讨论了ILATPS的成相机理及其萃取分离蛋白质的机理的研究进展,热力学研究表明,虽然静电相互作用和盐析作用是蛋白质在双水相中转移的推动力,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驱动力是疏水相相互作用;应用实例展现了国内外对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离蛋白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之,ILATPS在蛋白质和酶等生物分离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46.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两段活化法,复合活化剂是KOH H3PO4 ZnCl2 (m/m) = 6 1 3,料液比为1∶3,浸渍时间24 h,微波功率400 W,活化温度600 ℃,活化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可制得孔容、孔径和比表面积等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超级活性炭要求的低硅型和无硅型两种超级活性炭,而且其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水分、灰分、酸溶物和pH值也均达到或优于GB/T13803.2、4-1999。故用稻壳制超级活性炭可行,且得率为66.3% (w/w)。但同条件下制得的高硅活性炭则以中孔为主,且孔径均匀,孔容、孔径、比表面积、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水分、灰分、酸溶物和pH值均基本符合GB/T13803.2- 1999要求。而FT-IR测得其活性炭主要官能团有: 共轭多烯、酚、醇羟基、胺基、醚基、羧基和硅氧键(无硅样则无硅氧键)等。无硅、低硅和高硅型活性炭中硅含量(以SiO2计)分别为未检出、0.319~0.323%、5.607%。  相似文献   
47.
刘晓庚 《食品科学》2009,30(12):176-179
通过实验得到了适宜茶氨酸测定的荷移剂--四氯苯醌,并对四氯苯醌荷移光度法测定茶氨酸的条件进行探讨。最佳测定条件为:茶氨酸水溶液与四氯苯醌乙醇溶液反应,温度50℃,pH8~9,时间50min,能得到n茶氨酸:n四氯苯醌=2:1 的紫红色荷移络合物,其稳定常数K(293K)= 3.9 × 103,Gibbs 自由能ΔrGm(293K)= - 20.14 kJ/mol;在工作波长λ=331nm 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 1.98 × 104 L/mol·cm,在5 × 10-6~9 × 10-5 mol/L 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0.028 × 10-6C - 0.02 (r=0.9958)。该法对市售的茶叶和茶饮料中茶氨酸含量测定的结果与HPLC法一致,回收率在98.7%~102.6% 内,RSD 为1.2%~4.2%。此方法操作容易掌握,灵敏度高,结果较为满意,但样品的预处理稍繁琐。  相似文献   
48.
倍数光度滴定法测定过氧化苯甲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倍数光度滴定法测定过氧化苯甲酰的影响,得到了一种测定过氧化苯甲酰的新方法。本法实现常规的碘量法滴定不能测定微量过氧化苯甲酰的弊端。本方法利用特定的放大反应和光度滴定,再用二阶导数法处理测定数据,使其灵敏度较常规碘量法滴定提高200倍,检测限可达0.1 mg.kg-1,精密度试验、面粉和面粉增白剂实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2.8%、0.4%~0.9%,加标回收率为98.6%~102.2%、100.9%~105.7%,符合分析要求;通过对几种含有过氧化苯甲酰增白剂面粉和面粉增白剂的实样测定,其结果与用GB/T18415-2001法测定的结果一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法的精密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不存在系统误差。可见本法可用于微量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倍数光度滴定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迅速、仪器简单,重现性较好,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的优点,因此对测定微量过氧化苯甲酰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酱油香料制备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混合还原糖和复合氨基酸为主要原料经美拉德反应制得酱油香料的基料,再经过调配可直接用作酿造酱油的香料。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复合氨基酸:混合还原糖为(4~5.5):1,反应温度为90~110℃(分段升温),微波下反应时间为15~25min,无微波辐照下120~180min,pH值为3.1~4.4.。在混合物溶剂下可制备得到酱色深、酱香气味浓郁、味道鲜美的反应型香料基料。制品经质量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用本法制得的酱油香料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GB2760-1996和GB18186-2000的要求。该香料基料经适当调制后的此香料应用到酿造酱油中,获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50.
倍数滴定法快速测定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倍数滴定法测定面粉中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操作简便、测定快速,且灵敏度较常规碘量法滴定提高10倍以上,检测限可达0.002 g/kg,精密度试验和实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0.8%,加标回收率为96.6%~101.4%,平均回收率达98.9%。最后,比较倍数滴定法对面粉增白剂的测定结果与碘量法滴定的结果和用HPLC法测定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