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40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峰窝电话、数码相机、DVD/HPTV和多媒体等数码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若要显示这些视频信号,就必须将其转换成模拟RGB/YpbPr信号并进行放大。通过对新型视频芯片ISL59830的性能特点、引脚功能和工作原理等的介绍,给出了该芯片一种典型的应用电路。该芯片性能优良、外围电路简单,可应用于各种显示设备的视频驱动电路中。  相似文献   
92.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是引发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的重要诱因。谐波造成的电压波形畸变导致换相面积减少,是引发连续换相失败的重要因素。现有换相失败抑制方法研究主要是针对换相电压工频幅值下降,缺乏对谐波影响的考虑。针对该问题,分析了谐波对连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计算了谐波对关断面积的影响因子,提出了一种考虑谐波的关断角整定值定量计算方法。所提算法在换相失败期间提高关断角控制器的指令值,提高后续阀组的关断裕度,抑制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进行验证。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堆石料剪胀特性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不同初始孔隙比e0和不同固结压力σc情况下筑坝堆石料大型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分析了堆石料应力应变关系与体积应变关系以及剪胀率ζ与塑性剪应变εsp关系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对于颗粒级配确定的堆石料,剪胀剪缩转化关系由临界初始孔隙比(e0)crit与临界固结压力(σc)crit共同决定;堆石料破坏时的剪胀率ζf可以成为材料剪胀性的判断标准。通过试验数据非线性拟合分析,提出了堆石料应力应变关系与塑性体积应变关系的统一表达式以及初始物理力学状态依赖的应力-剪胀方程和破坏时剪胀率ζf表达式,并由此获得了堆石料剪胀剪缩转化的判断准则。  相似文献   
94.
应力路径条件下堆石料剪切特性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上库主坝主堆石料原型级配,联合采用相似级配和等量替代的级配模拟技术制备大型三轴试样,利用YS-30型应力路径大型试验机开展应力路径条件下堆石料剪切特性大型三轴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力路径与固结应力共同作用,成为影响堆石料剪切特性的主要外部因素.堆石料抗剪强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而应力路径对其抗剪强度影响极小.随着σc与k的增加,应力-应变关系由低压应变软化、高压应变硬化型向完全应变硬化型转变;体积应变关系由低压剪胀、高压剪缩型向完全剪缩型转变;随着应力比k的增加,堆石料塑性变形性质逐渐由剪切塑性变形变化为主转变为压缩塑性变形变化为主,破坏形式则由剪切破坏转变为压缩破坏.堆石料剪胀剪缩转化关系由临界应力比kcrit与临界固结应力(σc)crit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95.
考虑强度非线性的堆石料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堆石料大型三轴试验成果,提出了非线性强度包线在q-p 坐标面上的幂函数表达式。将此非线性强度准则模式应用于剪切屈服面与体积屈服面表达方程的推导,从而建立了一个可反映堆石料实际工程特性的新型弹塑性本构模型。应用自编计算程序将该模型与殷氏模型用于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堆石料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更为一致,能较好地描述各种加载路径下堆石料的强度与变形性状。  相似文献   
96.
DIANP对NC溶塑作用的实验与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晓飞  严启龙  刘萌  胡米 《含能材料》2016,24(3):269-273
用动态流变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比研究了1,5-二叠氮-3-硝基氮杂戊烷(DIANP)和硝化甘油(NG)溶塑硝化纤维素(NC)的速率和效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DIANP、NG、NC的溶度参数和DIANP、NG在NC中的扩散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采用介观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NC/DIANP和NC/NG共混体系的介观形貌。结果表明,与NG相比,DIANP溶塑NC速率较快,二者在NC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1.39×10~(-10)m~2·s~(-1)和2.24×10~(-10)m~2·s~(-1)。相对于NG,DIANP溶塑效果更好,两种共混体系的显微形貌特征与介观动力学模拟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溶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DIANP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与NC较为相似,而NG溶度参数的范德华力和静电力分量所占的比例与NC接近。  相似文献   
97.
溶剂中ε-CL-20的晶型变化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表征了ε-CL-20在乙醇、二氯甲烷、丙酮和乙酸乙酯单一溶剂以及其不同体积比混合溶剂中溶解结晶后得到样品的晶型。结果表明,单一溶剂体系中,ε-CL-20在溶解度较大的丙酮、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的样品发生了晶型转变,在混合溶剂体系中,晶体类型与溶剂体积比有关,溶剂体积比的大小与晶型转变与否反应了溶剂在ε-CL-20晶型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大小,晶型转变方向与偶极矩大的溶剂中结晶类型一致。其原因可能是ε-CL-20的良溶剂可促使ε-CL-20的溶解结晶类型发生改变,且结晶类型与溶剂溶度参数参数大小以及溶液的过饱和比有关。  相似文献   
98.
风火捆绑经HVDC送电引起轴系扭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机轴系考虑为多质块模型时,风电场经高压直流输送电力有可能引起次同步轴系扭振。当风电与附近火电机组捆绑送电时,有助于提高风电系统稳定性。但当系统发生扰动时,风电机组和火电机组均将产生严重的轴系扭振现象。本文首先分析风机轴系扭振产生机理,然后基于整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估计信号参数(TLS-ESPRIT)辨识出在风机轴系和汽轮机轴系固有扭振模态下的系统传递函数,进而基于射影定理针对每个扭振模态设计阻尼控制器以实现分层控制,最后将阻尼控制器输出信号叠加到直流输电整流侧定电流主控制器上,实现轴系扭振的抑制。建立风电场与火电机组捆绑送电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分层控制器可有效提高轴系固有扭振模态的阻尼比,可使轴系模块间的扭振迅速衰减,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器阶数较低,便于实际工程实现,且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
计及网络约束的源-荷协同频率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能量存储特性的负荷可以响应频率波动,为系统提供备用容量。为了充分利用负荷侧备用资源,提出了一种计及网络安全性约束的源-荷协同频率控制策略。对负荷实施分散式控制,根据频率测量信号调整设定参数,改变其功率需求。采集负荷的运行状态信息,采用ARMAX模型辨识负荷群聚合功率需求变化,输入到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二次调频控制器,获得各调频机组的控制信号。频率控制在满足发电和负荷功率总量平衡的基础上,需要计及网络约束,量化分析负荷控制对支路功率的影响,辨别出对系统安全性不利的负荷节点,避免其参与频率控制。对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了计及网络约束的源-荷协同频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
冀中地区高含水水平井治理工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规模开发,冀中地区部分主力油藏水平井不同程度地出现含水上升过快、产油急剧下降甚至关井等状况。分析认为,边水或注入水沿正韵律沉积主河道底部突进和底水沿潜山缝洞锥进,是油田典型砂岩油藏和雾迷山裂缝性块状油藏的主要水淹特点。针对高渗条带状分布的砂岩储层,依据水电相似性设计模拟电桥电路,并改进了水平井深部堵水工艺决策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高渗条带深部(即渗透带到水平井边界距离20~40 m)封堵,能够显著改善中、低渗透带的驱动压力场分布和流量,同时迫使液流转向至低渗透带,使其流量最高可增加55.3%。针对雾迷山碳酸岩盐裸眼完井水平井,借鉴潜山油井堵水工艺模式,封堵裸眼段下部出水层段,发挥上部含油层段的生产潜力。结合水平井堵水堵剂体系,设计了2种堵剂组合工艺模式,通过5井次水平井堵水先导应用,获得了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由此形成的水平井堵水配套技术,对于改善油田开发后期高含水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