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86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1.
玉米葡萄糖全糖粉生产关键技术中液化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葡萄糖全糖粉具有不返潮、不结晶析出等特点,在食品工业中可代替部分蔗糖与淀粉糖浆.选用玉米粉为主要原料,以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液的DE值和透光率为衡量指标,采用对比分析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玉米粉粒度、玉米粉浆浓度、液化反应时间、无水氯化钙含量、酶用量、pH、温度七个因素.研究表明,玉米葡萄糖全糖粉液化关键技术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玉米粉粒度60目,玉米粉浆浓度25%,无水氯化钙含量0.1%,加酶量24U/g淀粉,pH5.9,液化温度100℃,液化时间70min.本研究为开发一种绿色、高效、低成本的玉米葡萄糖全糖粉生产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2.
血红素铁功能及其二价铁保护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红素铁是动物血液深加工的主要产物之一,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由于血红素铁中二价铁离子极易被氧化,不利于其应用与推广,故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探究便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血红素铁中二价铁的保护工作提出了设想,并对其生理功能和应用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辅助提取蓝莓枝干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提取温度、微波功率、处理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原料目数对蓝莓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分析方法得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颗粒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原料目数为80、乙醇浓度55%、微波处理时间5min、提取4次,黄酮得率为14.6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用时短,能有效保护功能成分的活性等优点,是提取蓝莓枝干黄酮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4.
糖蛋白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参与细胞的识别、粘着及迁移,并调控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糖蛋白广泛存在于食品原料中,且发挥多种生理活性。鉴于糖蛋白糖基化的复杂性,解析糖基化位点成为糖蛋白结构表征的关键。本文对糖蛋白N-糖基化、O-糖基化以及部分糖链结构进行介绍,以N-糖基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核磁共振技术和质谱技术这两种糖基化位点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归纳获得去糖基化和完整糖肽检测两种糖基化位点的检测方法,并阐释质谱碎裂方式、去糖基化分析机制以及基于糖肽的糖基化位点解析机理。本文旨在为通过生物质谱技术确定糖基化位点的策略提供参考,并为深入研究食源性糖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为获得能够满足孕妇对必需脂肪酸需求的产妇玉米调和油的最佳配比及调配工艺。方法:本文以玉米油和亚麻油为原料,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了玉米油和亚麻油中的脂肪酸含量,并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和正交实验设计,对脂肪酸配比和调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获得产妇玉米调和油最佳配比关系为:玉米油占80%,亚麻油占20%,其中共有5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3.24±0.06) g/100 g、油酸(21.03±0.36) g/100 g、亚油酸(41.52±0.31) g/100 g、亚麻酸(9.93±0.19) g/100 g和花生酸(0.79±0.02) g/100 g;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优化出最佳调配工艺:调配时间为20 min,调配温度为30 ℃,转速为75 r/min,此时测得的碘值是(110.84±1.64) g/100 g,过氧化值是(1.876±0.037) mmol/kg。结论:该调配比例可以更好地满足孕妇对ω-3脂肪酸需求,调配工艺简便快捷,可为今后大规模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蓝莓果实中花色苷单体的色谱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开发蓝莓果实的潜在应用价值,主要采用柱色谱法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系统研究蓝莓果实中花色苷(花青素的糖苷形式)单体的制备技术。蓝莓花色苷粗提液经超声辅助浸提、乙酸乙酯萃取2次,能够促进花色苷类物质的溶出,并有效去除溶液中的黄酮类杂质。经Amberlite XAD-7HP大孔树脂层析、Sep-Pak C18固相萃取,所得蓝莓花色苷粗品的纯度为62.49%。经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分离,获得的3种花色苷纯化组分纯度在65%~75%之间。运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3种花色苷纯化组分中制备出两种蓝莓果实中含量较低的半乳糖苷化的花色苷单体,经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为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和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纯度分别为96.98%和95.63%。本研究为花色苷单体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为实现蓝莓花青素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提供良好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以前期研究所得的Gln-Trp-Phe-Met(QWFM,652.78)和Lys-Trp-Phe-Met(KWFM,610.78)抗氧化四肽为研究对象,探究高压脉冲电场技术(pulsed electric field,PEF)对抗氧化肽荧光特性的改变。研究表明,在PEF作用下QWFM和KWFM的荧光强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由于两条结构相似的抗氧化四肽中色氨酸前端所连接的氨基酸不同,在相同的PEF处理条件下,QWFM的荧光强度变化更为显著,在电场频率为1 800 Hz和电场强度为15 k V/cm时,其荧光强度变化最显著。通过监测经PEF处理后2 h抗氧化四肽荧光强度的变化,发现抗氧化四肽荧光强度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通过圆二色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分析发现维持QWFM中β-折叠的氢键含量有所改变从而导致了β-折叠结构的含量有所减少。这些变化表明PEF技术可能通过改变抗氧化肽的化学结构而改变其荧光特性,为PEF技术应用于抗氧化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8.
鹿茸多肽对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观察鹿茸多肽(pilose antler polypeptide,PAP)对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实验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PAP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其中实验组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的PAP,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低剂量PAP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0d,常压耐缺氧法观察小鼠存活时间,断头缺氧缺血法观察小鼠张口喘气时间,并观察小鼠爬杆时间、负重游泳时间,测定游泳前、游泳后0min和20min血清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AP能显著增加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断头喘气时间、爬杆时间和负重游泳时间;并能显著降低游泳后血清乳酸的增加量.说明PAP能够提高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9.
多元线性回归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啤酒废酵母细胞R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利用啤酒在发酵过程产生的废酵母细胞,本实验以啤酒废酵母泥为原料,以酵母细胞中的核酸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波加热提取核酸的方法提取啤酒废酵母细胞中的核酸,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微波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产品提取率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提取条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00W、微波时间4min、浸提时间3.5h、浸提温度100℃,测得总核酸含量为10.920μg/ml。微波法与传统提取核酸的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等特点,大大降低了能量消耗,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20.
分别选用单一型和复合型抗氧化剂作用于血红素亚铁,通过对单一型抗氧化剂的筛选,优化了具有良好抗氧化效果的复合型抗氧化剂.并且对单一型和复合型抗氧化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型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