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62篇 |
免费 | 280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79篇 |
综合类 | 185篇 |
化学工业 | 333篇 |
金属工艺 | 171篇 |
机械仪表 | 256篇 |
建筑科学 | 280篇 |
矿业工程 | 128篇 |
能源动力 | 74篇 |
轻工业 | 331篇 |
水利工程 | 85篇 |
石油天然气 | 102篇 |
武器工业 | 26篇 |
无线电 | 29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9篇 |
冶金工业 | 103篇 |
原子能技术 | 37篇 |
自动化技术 | 2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6篇 |
2023年 | 233篇 |
2022年 | 218篇 |
2021年 | 213篇 |
2020年 | 162篇 |
2019年 | 198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200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100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UPLC-UV-QDa联用系统测定了4种不同野生樱桃李叶中黄酮苷元的含量,并对醇提物成分进行快速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和山奈酚为野生樱桃李叶主要黄酮苷元。UPLC测定2种苷元可在7.0min内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5%(RSD=1.08%,n=3),102.02%(RSD=1.17%,n=3),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的野生樱桃李叶中黄酮苷元含量有差异,但均以山奈酚为主。阳坡紫果叶山奈酚含量最高为(7.68±0.45)mg/g,沟谷红果叶最低为(4.59±0.32)mg/g,总黄酮含量变化幅度为16.21~33.25 mg/g。通过UPLC-UV-QDa联用系统快速鉴别,阳坡紫果叶醇提物主成分为1种单咖啡酰奎宁酸、4种槲皮素苷、7种山奈酚苷。 相似文献
62.
63.
64.
本文以非转基因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利用溶剂及吸附剂去除杂质及多环芳烃得到精制大豆浓缩磷脂,经超临界CO2萃取得到大豆粉末磷脂,并通过实际生产到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大豆粉末磷脂。精制大豆浓缩磷脂的条件为,正己烷添加量为1.5 mL/g,凹凸棒添加量为5%,时间3 h,温度50 ℃,搅拌速度1 500 r/min,精制大豆浓缩磷脂含杂质量为0.05%,多环芳烃量为2.29 μg/kg。经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130 min,得到的粉末磷脂含杂质量为0.03%,多环芳烃量为1.83 μg/kg。通过实际生产,精制大豆浓缩磷脂含杂质量为0.08%,多环芳烃量为2.97 μg/kg。超临界CO2萃取粉末磷脂含杂质量为0.06%,多环芳烃量为2.45 μg/kg,HLB值可以达到8。 相似文献
65.
66.
鲜切果蔬中4 种病原微生物多重PCR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可同时检测鲜切果蔬中的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根据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inlA基因、鼠伤寒沙门菌invA基因、大肠杆菌O157:H7 wzy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设计及筛选出4?对引物。对多重PCR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该方法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限分别为3.5×106、1.6×105、2.4×105、4.8×105?CFU/mL。将优化的多重PCR方法对不同接种量富集后验证,结果表明,经过9?h富集后,该方法检出限为1?CFU/mL。该方法在鲜切莴苣、鲜切黄瓜、鲜切木瓜、鲜切哈密瓜中应用同样可扩增出4?条目标菌。因此,利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鲜切果蔬中侵染的病原菌检出限可达到1?CFU/g。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培养检测方法具有节约大量的劳力、试剂、时间等优点,检测时间也由原来的5~7?d缩短至9~11?h,对于企业或分析检验中心大批量样品的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本研究以壳聚糖作为薄膜基质,加入负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黑色素(melanin)纳米颗粒(EGCG@MNPs),制备了一种活性包装薄膜,用于延长采后蓝莓的贮藏期。首先,壳聚糖/EGCG@MNPs纳米复合膜采用流延法成功制备,装入新鲜蓝莓后形成独立热封包装袋,分别于4和25 ℃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分析不同时期内蓝莓果实失重率、腐烂率、硬度、呼吸强度、微生物、表观品质等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以探讨该纳米复合包装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EGCG@MNPs纳米复合膜显著延缓了蓝莓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腐烂率和硬度的下降(P<0.05),有效抑制了蓝莓的呼吸强度,减小了活性物质的消耗和果实表面的褐变程度。贮藏结束时,经过纳米复合包装处理的蓝莓仍保持了较高的花色苷含量,在4和25 ℃环境下保留率分别为90.1%和99.0%;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了6.2%和6.3%,使蓝莓果实保持了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并显著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活性和微生物的生长(P<0.05),有效改善了蓝莓的感官品质,延缓了蓝莓果实的衰老。综合各项结果得出,壳聚糖/EGCG@MNPs纳米复合包装结合低温的贮藏方法对采后蓝莓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