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轻工业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上浆上蜡对毛纱可织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毛纱上浆上蜡存在的问题,分别探讨了毛纱上浆上蜡机理,测试了上浆上蜡前后毛纱有关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毛纱通过上浆上蜡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原纱的可织性。但上浆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上蜡则是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介绍了环锭纺竹节纱生产加工方式,特别是目前新型的竹节纱生产装置,并对其相关产品的特点,生产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论述;对竹节纱产品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提出相关产品实际生产的具体细节,为企业开发竹节纱产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熟条质量对喷气涡流纺纱线质量的影响,建立了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预测模型。模型的输入端参数为熟条的4项指标(条干CV值、回潮率、定量和定量不匀率),分别对19.7tex 和11.8tex的涤纶/粘胶(67/33)喷气涡流纺纱线进行强力和条干CV值预测试验,同时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作对比试验。2种模型预测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比BP神经网络模型高得多,更适用于描述熟条质量与喷气涡流纺纱线质量(单纱强力和纱线条干CV值)间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织物纬向物理力学性能与喷气织机车速的关系,测试了不同车速织机生产织物两侧的捻度差异。采用分段拆纱取样法分别对不同车速下所织织物纬纱两侧捻度及强伸性、织物强伸性、抗弯长度及染色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车速越低,纬纱退捻产生问题越多,织物两侧色差越大;车速越高,纬纱飞越梭口时处于无握持状态时间越短,纬纱退捻量减少,织物两侧纬纱捻度、强力损失减小,废边侧织物断裂强力及抗弯刚度损失减小,织物两侧染色效果变化较小,但车速增加对原纱要求提高,因此,选择合适车速,是喷气引纬提高产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以天然栀子黄为染料,采用后媒染色工艺法对真丝织物进行染色,研究后媒染色工艺对真丝织物上染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栀子黄直接染色之后,采用如下媒染工艺条件:以硫酸锌为媒染剂,用量为1%(owf),媒染温度为60℃,媒染pH值为9,媒染时间为20min时,染色真丝织物的K/S值达到最高,达到良好的上染效果。  相似文献   
36.
陈军武  王其  卢雨正 《丝绸》2022,59(2):12-16
针对PLA纤维阻燃性差的问题,文章采用环磷酸酯阻燃剂对PLA/胶丝机织弹性带进行阻燃改性整理,探讨了阻燃剂质量浓度、浸渍温度和浸渍时间对弹性带阻燃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优化试验对阻燃浸渍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阻燃浸渍工艺条件为阻燃剂质量浓度250 g/L、浸渍温度50℃、浸渍时间2 h。经该工艺处理后,机织弹性带的阻燃性能达到FAR 25.853—1995美国航空材料防火检测标准,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37.
酶处理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是目前涤纶改性中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本文通过改变猪胰脂肪酶(PPL)水解涤纶织物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pH、酶用量、反应时间),以及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增强PPL水解涤纶织物的效果。实验以水解产物释放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优化实验。结果表明:PPL水解涤纶织物工艺中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反应时间(24 h)>表面活性剂(吐温80,2 g/L)>反应温度(60℃)>酶用量(80 U/mL)>pH(7)。经模型优化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9℃,pH 6.6,酶用量67 U/mL,反应时间31.2 h,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2.1 g/L,理论水解产物531.862 mg/L。最优条件下实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3%。在此条件下,处理后织物表面的接触角下降了19.8%,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