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6篇
无线电   15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论述了TT63改造推镗液压系统的研制和完善过程,该系统制造成本低,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2.
介绍超仿棉涤纶长丝及其性能,阐述以66 dtex/36 f超仿棉涤纶长丝为原料,在特里科高速经编机上开发经编织物的生产工艺和结构参数,并对织物在整经、织造和染整加工过程的技术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对织物的耐磨性、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能和悬垂性等服用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超仿棉涤纶长丝的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均适应经编生产要求;由于棉感的形成是通过染色时的异收缩形成的,所以仿棉织物的密度一般不宜过高;涤纶长丝超仿棉经编面料有较好的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能,优良的透气性、悬垂性和较高的顶破强力,在外观上有一定的棉感,基本能达到仿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对VMF技术在我军应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VMF数据链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和美军VME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最新动态,由此得出了加强我军VMF数据链研究与应用的思考和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4.
提出一种检测一致纹理图像中不一致纹理斑块的快速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中每个位置的代表块与纹理原型的距离作为纹理相似性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纹理分类。这里,采用了统计中广泛使用的Kolmogorov-Smirnov距离,并研究了纹理原型的估计方法,以及为加快搜索速度而采用的层次搜索算法。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IP网络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从计算机互联网领域进入电信领域,业界期望将全部电信业务综合到IP网上,但能够综合电信业务的IP网将不会是Internet的简单复制品,而必须是革命性的变化。IP技术一旦全面进入电信领域,首当其冲的问题将是地址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将是移动性问题,IPv6恰恰是在IPv4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传承了IPv4的优点及理念,摒弃并解决了IPv4的先天不足,可以说在技术上IPv6只是发展和完善的问题,IPv6的应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6.
设计了一种超低碳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利用扫描电镜(SEM)、原位拉伸和低温冲击等方法观察和测定了试验钢调质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了低温状态下显微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980℃保温1 h完全奥氏体化淬火与750℃保温1 h空冷后,在服役温度600℃时,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了294 MPa、321 MPa和29%;原位拉伸过程中,裂纹产生于夹杂物与基体的交界处,内应力的集中使得夹杂物脱开,形成尺寸在2μm左右的孔洞,最终形成裂纹的扩展直至断裂;不同温度下RAFM钢的示波冲击P-δ图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在低温时韧性极差;第二种形式为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由明显的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表现出优异的韧性。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对涤纶长丝仿棉经编织物的织缩率和沸水收缩率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通过图表分析与不等水平正交实验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涤纶长丝仿棉织物缩率的相关规律及影响织物织造沸水缩率总缩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证明:不同的织物组织设计对于涤纶长丝仿棉经编织物的收缩率有一定规律性的影响,机上纵密是影响织物收缩率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丁丽娟  史春丽  尹红霞  张涛  李辉 《钢铁》2017,52(12):75-79
 设计了一种低碳含镍DP钢,采用Gleeble-3500测试了CCT曲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微观组织。依据CCT曲线进行了退火工艺设计,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结合力学性能测试、SEM组织观察和彩色金相等分析手段,探讨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D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材料的[Ac1]为712 ℃,[Ac3]为928 ℃;连续冷却过程中,出现贝氏体相变的临界冷速为5 ℃/s,马氏体相变的临界冷速为30 ℃/s;退火温度对屈强比和伸长率影响最大,而退火时间对[n]值的影响最大,整体考虑3个性能指标,得出最合理的退火工艺为840 ℃退火210 s,缓慢冷却至740 ℃后快速淬火至350 ℃时效240 s。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预应变及烤漆制度(温度、时间)对DP780汽车用钢烘烤硬化性的影响,测试了力学性能,运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EBSD技术观察了微观组织。试验结果表明,随预变形量增大,烤漆硬化值(Bake Harden,BH)首先呈逐步增大的趋势,当预变形量为8%时达到BH峰值,约45 MPa,随后BH值开始降低。预变形量对BH值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对基体内可移动位错密度的影响。随烘烤温度的提高及烘烤时间的延长,BH值逐步增大。当烘烤温度由150提高到210℃时,BH值提高了30 MPa;烘烤时间由20增加到100 min时,BH值只提高了10 MPa,烘烤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