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研究盐水浓度(5%、10%、15%)、料液比(1∶2、1∶3、1∶4)、腌制温度(5、10、20℃)三个因素对草鱼湿腌传质动力的影响。通过对腌制过程中鱼肉中的盐分、水分和重量变化进行测定,来获得不同腌制条件下,草鱼腌制的传质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盐水浓度对草鱼腌制影响极显著(p0.01),料液比在腌制后期对草鱼腌制影响显著(p0.05),温度对草鱼腌制影响显著(p0.05)。盐水浓度单因素中15%的有效扩散速率De值最大;料液比单因素中1∶2的De值最大;温度单因素中10℃的De值较大。此外,草鱼湿腌的盐分预测模型和扩散公式计算得到的数据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经验证,实验值与理论值误差较小,可以准确地预测鱼肉中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2.
以鸭胸肉为对象,优化真空微波膨化鸭胸肉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膨化前水分含量、微波强度、微波时间和真空度对膨化鸭胸肉体积收缩率、复水比、感官评分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热风联合真空微波膨化鸭胸肉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膨化前水分含量、微波强度、微波时间和真空度对膨化鸭胸肉的品质均有一定影响。在固定真空度为0.08 MPa条件下,各因素对膨化鸭胸肉体积收缩率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均为微波强度微波时间膨化前水分含量,通过等高线叠加法确定最佳膨化鸭胸肉加工工艺参数范围:膨化前水分含量为59%~63%,微波强度为20.5~24.7 W/g,微波时间为6.1~6.6 min。在此条件下,膨化鸭胸肉的体积收缩率可低于34%,感官评分在4.7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鸭肉膨化食品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3.
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卵磷脂因其护肝降脂等保健功能逐渐被消费者熟知。国内外研究证实卵磷脂在食药行业以及工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卵磷脂生产中条件和要求的不同选用适合的分离提纯和检测方法。本文通过对卵磷脂的来源、分离提纯技术操作条件的选择、分析鉴定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卵磷脂的应用现状展开综述,根据不同的提取鉴定要求,采用相应的工艺参数。旨在对卵磷脂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思路,在食品、医药等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对卵磷脂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局部的亮度差异直方图的方差和全局的灰度直方图帧差相融合的切变镜头自动检测算法,该过程由滑动窗口中相邻两帧的融合特征差值与自适应阈值的比较来自动进行切变检测。提取帧的分块亮度差异直方图的方差作为局部特征,这样既可以避免闪光灯和运动的干扰,又可以增加特征的空间信息;同时提取帧的灰度直方图作为全局特征;接着将二者相互融合,通过和自适应阈值比较来进行切变检测。对大量视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切变检测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对运动及闪光灯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5.
采用线形单季铵离子[CH3(CH2)mN+(CH3)3,m=6,7,8]作为结构导向剂,水热合成了硅铝、硅硼分子筛.结果表明,在合成过程中,此类长链有机铵不易控制单一分子筛的结晶,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生成其它类型的分子筛.通过系统考察晶化条件,合成了具有MWW晶体结构的高纯度硅硼分子筛,并实现了在低硼酸添加条件下MWW结构钛硅分子筛的合成.  相似文献   
26.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固态渗透(solid osmotic dehydration, SSD)和液态渗透(liquid osmotic dehydration, LOD)过程中草莓水分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在糖渍72 h的过程中,2种糖渍方式下草莓水分含量均逐渐降低;在渗糖72 h时,SSD和LOD处理的草莓水分含量分别由91.83%下降至74.56%、79.90%。2种渗透方式的弛豫时间T22与T23值均伴随着渗透过程而变小,表示SSD和LOD都使得草莓中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流动性减小;同时峰面积A22值均逐渐减小,表示2种渗透方式均减少了不易流动水的水分含量。然而在LOD处理过程中,草莓中自由水峰面积在渗透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但下降不显著(P>0.05),同时弛豫时间T21峰位置逐渐右移,表示随着渗透时间的延长,草莓中结合水的流动性增强;相反,在SSD处理中,草莓中自由水峰面积在渗透72 h后显著下降(P<0.05),相比0 h,下降幅度达55.35%,并伴随着渗透时间的延长,草莓...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探伤不合船板钢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的分析发现,钢板厚度方向1/2处存在偏析带;其微观组织主要表现为贝氏体组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分析发现,偏析带内存在断续分布的300~500μm的微裂纹,裂纹内部观察到MnS、(Nb,Ti)N夹杂物.微裂纹的存在是造成船板探伤不合的直接原因,心部偏析产生的贝氏体组织及MnS、(Nb,Ti)N夹杂物是造成船板钢探伤不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水产品胶原蛋白的利用率,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鲫鱼鱼皮、鱼肉、鱼鳞、鱼鳔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进行检测,再将羟脯氨酸含量换算成相应胶原蛋白的含量。鲫鱼样品经盐酸110 ℃水解18 h,丹磺酰氯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进行检测。色谱柱:反相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四氢呋喃-甲醇-0.05 mol/L乙酸钠(1∶15∶84,V/V)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羟脯氨酸在20~40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关系(R2=0.999 8),最低检测限为0.18 μg/g,不同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0.22%~83.33%,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31%~1.84%。实际样品分析显示,鱼皮、鱼肉、鱼鳞、鱼鳔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106.62、24.75、166.94、115.05 mg/g。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可用于水产品不同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9.
从冷藏兔肉中分离出10 株嗜冷菌,用16S 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B25为沙雷氏菌(Serratia),其他9 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10 株菌的产生生物胺能力,检测到B25可产生多种生物胺,其他9 株没产生生物胺。将B25菌接到加氨基酸前体的假单胞菌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 h,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该菌株产生生物胺的种类和含量。最终测得该菌株可产生腐胺、苯乙胺和尸胺,产生这3 种生物胺的能力均比较强,测得腐胺的含量为0.41 mg/mL,尸胺的含量为0.23 mg/mL,苯乙胺的含量为0.05 mg/mL。因此,该菌对冷藏兔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利用传统平板计数及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3 种植物来源的抗菌剂(香芹酚、百里香酚与紫苏醇)对青虾虾仁贮藏期和腐败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香芹酚、百里香酚与紫苏醇处理均能明显延长产品在4 ℃和10 ℃下贮藏的货架期,并且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保鲜效果要优于紫苏醇。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产品贮藏后的微生物菌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贮藏前期的某些优势菌如弓形杆菌、希瓦氏菌和气单胞菌等在贮藏后期的比例很低,而链球菌、索丝菌、肉杆菌、嗜冷杆菌、黄杆菌、假单胞菌等成为贮藏末期的优势菌群。3 种抗菌剂处理能明显抑制索丝菌、肉杆菌、嗜冷杆菌和黄杆菌等的生长,使得假单胞菌成了抗菌剂处理产品中的优势菌。以上结果表明3 种植物源抗菌剂均能通过抑制青虾虾仁中多种优势腐败菌的生长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