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4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共固定化条件下,研究乳酸菌与酵母菌复配比例对黄酒典型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固定化条件下,当乳酸菌与酵母菌复配比例为2∶1和1∶1时,有利于主要高级醇的形成;乳酸菌与酵母菌复配比例为1∶2时有利于主要酯类物质的形成;乳酸菌与酵母菌不同复配比例对主要醛类物质和乙酸的形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2.
错流膜过滤提高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国产错流膜过滤装置在14℃左右进行黄酒过滤试验。经孔径为0.18μm膜过滤后的酒蛋白质下降17.3%,OD值下降16.0%,总多酚略有下降,黄酒的非生物稳定性明显提高,且理化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保持了黄酒的传统风味。  相似文献   
23.
该文以海藻酸钙凝胶为固定化载体,从酵母浓度、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3方面来探究黄酒主发酵阶段的最佳固定化条件,确定了酵母浓度为109个/mL,海藻酸钠浓度为2.0%,氯化钙浓度为4%。同时将其与传统游离酵母的发酵曲线进行对比,并且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进行了12次固定化酵母发酵,结果显示主发酵结束时酒样的酒精度在7.4%vol左右(与游离发酵结果类似),稳定性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4.
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了黄酒酿造原料、发酵剂和不同年份酒中的生物胺含量,并对传统工艺和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生物胺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剖析了影响生物胺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腐胺和酪胺是黄酒中的主要生物胺,糯米原料和曲中生物胺含量很低,检出的3种脂肪族生物胺(腐胺、尸胺和精胺)总量不超过6.01mg/kg;7种酒母中生物胺总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总量变化范围为16.43~87.72 mg/L;酒母中生物胺总量与总酸呈正相关,与酒精度和感官品质呈显著性负相关;机械化工艺和传统工艺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传统工艺比机械化工艺生物胺含量高;发酵过程中氨基酸逐渐增多,与生物胺含量变化无相关性;发酵醪中细菌总数在前期急剧增加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变化趋势与生物胺含量变化相同;陈酿时间对传统工艺生物胺含量影响明显,随着时间延长,生物胺含量降低,但陈酿时间对机械化工艺无明显影响。本实验检测的黄酒发酵醪及年份酒中生物胺总量范围为0.14~175.15 mg/L,不存在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5.
为了鉴别不同年份成品酒和使年份黄酒生产标准化,分别建立了3年、5年、10年陈成品酒的GC-MS指纹图谱。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分析黄酒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利用平均值法构建不同年份成品酒的标准指纹图谱。通过与标准图谱相似度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批次生产的黄酒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其相似度值都大于0.99,表明用于成品黄酒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6.
美拉德反应在食品的加工、贮存过程中是一类常见的化学反应。由于绍兴酒中能参与美拉德反应的糖类和氨基类化合物含量丰富,因此美拉德反应是绍兴酒酿造、贮存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该文对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其产物对绍兴酒风味等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27.
黄酒非生物性沉淀的成份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关海  周建弟 《酿酒》2003,30(3):42-43
阐述了黄酒非生物性沉淀的主要成份及简单的形成机理;同时扼要介绍了解决黄酒非生物性沉淀的方法,主要包括过滤法、冷处理法、热处理法、澄清剂法、加酶法等。  相似文献   
28.
以4种不同精白度大米为原料,麦曲为糖化剂,用安琪酵母在28℃下主发酵5d,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高级醇。结果表明,在主酵过程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酒精度、氨态氮含量、酵母数增加,总糖降低;主发酵结束时,4种不同精白度大米酿造的黄酒样品高级醇总量分别为311.04mg/L、391.14mg/L、311.41mg/L和259.92mg/L,高级醇与乙醇的比值分别为5.20×10-5、4.43×10-5、3.89×10-5和3.60×10-5,精白度越高黄酒的高级醇与乙醇的比值越低。  相似文献   
29.
采用自主新研制的黄酒特种助剂,以期有效去除氨基甲酸乙酯(EC)和尿素(EC的前驱物).助剂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添加量为0.8‰~1‰(m),在室温条件下,搅拌60 min,然后静置24 h后过滤.结果表明,EC去除率为42.0%~68.4%;尿素去除率为38.8 %~51.8%,处理酒样中EC含量均低于100 μg/L,酒体的风味口感及主要理化指标基本保持不变.在同样条件下,助剂处理发酵液比处理煎酒液,在成品酒中的EC含量可减少30.8%;与处理成品酒相比,EC含量可减少52.1%;与对照酒样相比,EC含量可减少73.4%.强化试验表明,经助剂处理的酒样在存放陈酿的过程中可能会减少其EC的生成.  相似文献   
30.
通过研究黄酒的近红外光谱和利用化学计量学的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快速检测黄酒的酒精度、总糖和总酸的近红外模型。用相关系数(R)、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相对分析误差(RPD)衡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R值分别为0.9994,0.9989,0.9780,RMSECV值分别为0.0891,0.6980,0.0898,RPD值分别为27,21,4.8,RPD≥3表明建立的模型效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用于快速检测黄酒酒精度、总糖和总酸,为黄酒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快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