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2篇 |
金属工艺 | 10篇 |
机械仪表 | 73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轻工业 | 3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6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采用热电偶和三向测力仪分别测量了不同磨削条件下接触区的温度和力,并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表面轮廓仪对已磨表面形貌和粗糙度进行了观测。实验表明,磨削参数对磨削温度有很大影响,同时磨削温度和实际接触长度相互影响。从切屑的形成机理和变形状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顺磨时磨削温度高于逆磨时磨削温度的原因。讨论了磨削温度同已磨表面形貌及粗糙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磨削温度不足以使已磨表面出现明显烧伤时,磨削温度对表面粗糙度值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2.
63.
为有效提取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故障冲击特征,提出了基于FSWT细化时频谱SVD降噪的冲击特征分离提取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得到全频带下的时频分布,然后根据时频谱能量分布特点选择出感兴趣的时频区域,再以较高的时频分辨率对感兴趣的时频区域进行细化分析得到细化的时频谱,从而分割出含有故障特征时频区域。为克服噪声对细化时频谱精度的影响,FSWT细化分析过程融入SVD降噪,通过对FSWT细化时频谱系数矩阵进行奇异值差分谱阈值降噪,使得FSWT细化时频谱的冲击特征更加明显,最后通对降噪后的细化时频谱进行FSWT逆变换重构,分离出故障冲击信号。仿真分析和故障诊断实例表明,基于FSWT细化时频谱SVD降噪的冲击特征分离提取方法能够成功从低信噪比信号中提取出周期性的冲击特征,有效地实现对滚动轴承各种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6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维氏硬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别观测了不同磨削条件下淬硬轴承钢GCr15磨削表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对淬硬轴承钢磨削变质层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磨削表层由表及里依次是白层、暗层和基体组织,暗层与白层的厚度之比在1.6~3.2之间变动.白层由致密的细晶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组成,而暗层由不同的回火组织构成,白层主要是磨削热和材料的强烈塑性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白层硬度最大值达到983 HV,比基体组织高,而暗层硬度值仅为512 HV,较基体组织低.白层表面存在大小为612.24 MPa的残余拉应力,且随着白层的增厚而增大,而暗层则呈现出残余压应力.当白层较厚时,白层内会出现微裂纹,其中以贯穿白层的中位裂纹以及白层外侧和白层/暗层过渡区的横向裂纹居多. 相似文献
65.
互联网行业在萎缩期吗?应该说,互联网行业在初期出现的追捧风潮现在已经过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调整,对未来互联网行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过去的盲目追捧有点“拔苗助长”。经过这次调整,投资变得更谨慎了,互联网行业也变得更现实了。在股市上的反应是一些概念股票无法再次反弹,对这些网站来说,未来最好的出路是被购并。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根据葛洲坝环境监测站八年来对葛洲坝城区总悬浮颗粒物(TSP)和二氧化硫(SO2)监测浓度的统计和分析,对城区大气污染水平、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同时对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68.
69.
研究球头立铣刀几何参数优化问题。由于球头立铣刀的几何角度对其切削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几何参数十分重要。为改善铣刀优化设计提出了以前角、螺旋角和一次后角为试验因素的多元非线性铣削力预报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得了正交试验数据样本,利用回归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确定了铣削力预报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铣刀几何角度进行优化,通过MATLAB软件仿真最终得到了铣削力最小时的最优几何参数值。结果表明:所选几何参数与铣削力确实有非线性回归关系,且优化后的几何参数组合所对应的铣削力比正交组合试验方案所得铣削力最少降低了2.02%,铣削温度最多降低了83℃。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