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探讨3 种淀粉源制备鲊海椒发酵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的变化。与发酵0 d相比,发酵90 d时3 种淀粉源制备鲊海椒VC含量显著下降,VE含量保持稳定;3 种淀粉源制备鲊海椒类胡萝卜素及辣椒红素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变化不大,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含量均随发酵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芋头丝以m(辣椒)∶m(玉米面)∶m(芋头丝)=1∶0.5∶0.5添加比例时含量较高。游离型多酚、总酚、游离型黄酮和总黄酮在发酵过程中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以发酵30~45 d时相对较高(P<0.05),以添加芋头或粳米处理为高。表明添加芋头或粳米作为淀粉源可提升鲊海椒部分功能成分含量,以发酵30~45 d的鲊海椒功能成分含量较高,因此发酵30~45 d的鲊海椒可供人们选择。 相似文献
22.
采用金华1号红肉枇杷为试验材料,对枇杷醋生产工艺中酒精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醋基的酸味特征。研究酵母种类及接种量、发酵pH、发酵温度和初始糖度对枇杷醋醋基品质的影响,并以酒精度为响应值确定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酵母菌种Yb为枇杷醋醋基酒精发酵优势酵母菌种,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5℃,酵母接种量0.05%、pH 3.5,该条件下枇杷醋醋基酒精度8.50%Vol,有机酸含量12.228g/L。枇杷醋醋基酸味特征主要由苹果酸、乳酸、乙酸和琥珀酸构成,占总有机酸的95.4%,构成枇杷醋醋基酸味感的94.7%。高含量酒精和适当含量的有机酸是后续醋酸发酵后醋酸含量的保证以及构成枇杷醋果酸味和一定功能作用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23.
24.
以三种不同配料经自然发酵制备的鲊海椒为研究对象,采用SDE-GC/MS对发酵不同时段鲊海椒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比较不同食品配料和发酵时间对鲊海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并对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玉米、芋头-玉米鲊海椒发酵45d挥发性成分种类最高,分别检出90种和87种,玉米鲊海椒主要成分为酯类、烷类和酸类,芋头-玉米鲊海椒主要成分为酯类、烷类和醇类;粳米鲊海椒发酵90 d检出香气种类最高为82种,主要成分为酯类、烷类和烯类。三种淀粉配料制备鲊海椒均以酯类相对含量最高,玉米、芋头-玉米和粳米鲊海椒发酵45~90 d时酯类相对含量分别为40.69%~47.25%、64.41%~74.35%和60.29%~67.29%。。综合考虑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和种类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以及鲊海椒发酵后的主成分得分,芋头-玉米和玉米鲊海椒以发酵45 d左右为好,粳米鲊海椒则以发酵45~90 d为好,表明不同淀粉原料在发酵过程中可影响鲊海椒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5.
利用麦芽生产措糖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但双酶法生产治糖却是比较新的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厂家对双酶的作用机制缺乏了解以及利用酶法生产馆糖的工艺条件设计不恰当,影响了抬糖的质量(表1),并影响到硬糖、软盛的生产质量。为此,我们以碎米为原料,研究了双双过生厂’麦芽糖浆的丁艺条件,旨在为酶法生产优质麦芽糖浆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村河:Q一及p一淀粉酶系沪州市酶制剂厂生产,活力分别为良000D/g及3风omD/g除略)1.*英格方法:碎米磨细过60~7o目筛,按米水比1:3冷水调浆,生石灰调pH,加入CaCI。、NaCI及… 相似文献
26.
大蒜含硫化合物及在加工中的变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作为一类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药食两用物质,应用广泛。大蒜最重要的风味成分和特征功能成分是含硫化合物,其种类和含量会由于不同的加工方式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大蒜制品的风味、营养和功能发生变化。文章综述了大蒜含硫化合物在加工中的变化及变化机理,可为大蒜深加工产品的功能化开发及合理利用加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脂肪降解与酸肉品质之间的关系以指导合理消费.方法:分析酸内在发酵过程中主要环境因子、细茵总数、乳酸菌数、酵母菌数、微球菌和葡萄球菌数及脂肪降解产物的变化.结果: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脂肪、胆固醇逐渐降低,游离脂肪酸逐渐增加;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细菌总数、乳酸茵教、微球菌和葡萄球菌数分别在发酵20、30、10d时达峰值,酵母茵保持稳定;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Aw和pH下降及氯化钠含量增加,乳酸菌数增加而微球茵和葡萄球茵数下降;微球菌和葡萄球茵数降低和脂肪及胆固醇降低显著正相关(P<0.05),和游离脂肪酸增加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发酵酸肉脂肪和胆固醇降低有一定营养学意义;发酵60d成品酸肉酸值(AV)及过氧化值(POV)均低于相应标准,可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