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0篇 |
免费 | 246篇 |
国内免费 | 16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98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96篇 |
化学工业 | 321篇 |
金属工艺 | 167篇 |
机械仪表 | 282篇 |
建筑科学 | 390篇 |
矿业工程 | 232篇 |
能源动力 | 93篇 |
轻工业 | 341篇 |
水利工程 | 185篇 |
石油天然气 | 110篇 |
武器工业 | 16篇 |
无线电 | 39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9篇 |
冶金工业 | 144篇 |
原子能技术 | 24篇 |
自动化技术 | 2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160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184篇 |
2010年 | 176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71篇 |
2007年 | 168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将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ND02(LB-ND02)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ST-ND03)按1∶1、1∶10、1∶100、1∶1000接种于脱脂乳中,同时接入益生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V9(B.lactis V9,接种量为2.0×107g-1),于42℃进行发酵。通过对发酵及贮藏过程中发酵乳指标的测定,评价LB-ND02和ST-ND03的接种比例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B-ND02接种比例减小,凝乳时间显著延长,B.lactis V9活菌数显著提高。4℃贮藏28 d后,随LB-ND02接种比例减小,B.lactis V9存活率差异显著,后酸化也显著减弱。研究发现,LB-ND02和ST-ND03的接种比例,显著影响发酵乳的发酵时间、B.lactis V9活菌数、后酸化及黏度。 相似文献
82.
酚类化合物是大麦中主要的抗氧化物质之一,直接影响到麦芽、麦汁和啤酒的品质.研究了体积分数100%的甲醇、体积分数8O%的甲醇、体积分数8O%的乙醇、体积分数8O%的丙酮和水等5种不同提取溶剂对大麦游离多酚和结合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提取溶剂对大麦多酚的提取效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80%丙酮溶液为提取溶剂时,所得提取物的游离多酚质量分数及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作为大麦抗氧化物质的提取溶剂;不同品种大麦间游离总多酚质量分数及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存在显著差异;结合Folin-Ciocaheu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分剐测定大麦总多酚质量分数和抗氧化力,可初步评价大麦原料的抗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83.
84.
以甘肃武都区主栽的5个品种初榨橄榄油(佛奥、莱星、鄂植8、科拉蒂、皮削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外观品质、风味特征、酸值、过氧化值、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5种初榨橄榄油的色泽和风味有一定关系,色泽较深的科拉蒂口味较重,佛奥、皮削利次之,莱星和鄂植8的色泽较浅、口味也较淡;5种初榨橄榄油的酸值(KOH)和过氧化值分别在0.21~0.49 mg/g和4.82~9.65 mmol/kg之间,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5个品种初榨橄榄油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分别在459.94~708.08μg/g和108.66~257.22μg/g之间,其中科拉蒂的均最高;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为棕榈酸(C16∶0)7.04%~14.31%、棕榈油酸(C16∶1)0.14%~1.27%、硬脂酸(C18∶0)0.98%~1.82%、油酸(C18∶1)74.73%~82.91%、亚油酸(C18∶2)6.77%~9.27%、亚麻酸(C18∶3)0.16%~0.35%,其中科拉蒂的油酸含量最高;5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角鲨烯含量在0.07%~0.27%之间。综合分析表明,5个品种初榨橄榄油均具有优良品质,其中科拉蒂的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5.
甘肃武都区5个主栽品种油橄榄果实的性状及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武都区董家坝油橄榄种植基地所产的佛奥、鄂植8号、莱星、科拉蒂和皮削利5个主栽品种油橄榄果实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学特征和活性成分两方面分析了果实性状和综合品质。结果表明:5个主栽品种油橄榄果实单果质量为2.56~6.16 g、果肉含量为73.61%~88.53%、水分含量为51.84%~68.50%、果形指数为1.27~1.44,各品种间果实性状参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果肉油脂含量和总糖含量分别在56.17%~71.11%、4.20%~8.83%之间,而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果肉纯水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0.49%~0.56%、总黄酮含量为3.13%~7.14%、皂苷含量为1.05%~2.26%,各品种间存在不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果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23.89~325.00 U/(g·min)之间,PPO活性与果实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表明果实中存在的PPO可能在酚类物质的氧化方面发挥作用。综合分析认为,武都区主栽的佛奥等5个品种油橄榄果实的表现均具备优良油用品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86.
为开发一种能提高初榨橄榄油(VOO)得率、对品质无不利影响且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新工艺,以甘肃陇南产区莱星、鄂植8号品种油橄榄鲜果为原料,采用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辅助传统工艺提取VOO,通过与传统提取工艺比较,研究PEF处理对VOO得率、理化性质、总多酚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采用PEF处理VOO得率平均增幅为15.38%,果渣含油率平均降幅为22.28%,对VOO的色泽、酸值、过氧化值、总多酚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等总体无显著性影响。研究认为,在VOO传统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鲜果破碎之后增加PEF处理环节,可显著提高VOO得率,而且对VOO品质无不利影响,该技术在VOO工业化生产中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7.
为实现豆渣的高值化利用,解决豆渣资源浪费以及霉豆渣规模化生产受限的问题。本研究以湖北咸宁传统发酵霉豆渣为材料进行微生物分离鉴定,共得到5种细菌和3种霉菌,分别命名为J1~J8。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16S rRNA及ITS测序结果,最终确定J1~J5分别为水生拉恩氏菌属B13菌株(Rahnella aquatilis strain B13)、戊糖片球菌属S1菌株(Pediococcus pentosaceus strain S1)、成团泛菌属NSD菌株(Pantoea agglomerans strain NSD)、肠膜明串珠菌属2020GS202菌株(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train 2020GS202)和枯草芽孢杆菌属A10菌株(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A10),J6~J8分别为层出镰刀菌CanR-8菌株(Fusarium proliferatum strain CanR-8)、黑曲霉DZ-4-3-1菌株(Aspergillus niger strain DZ-4-3-1)和总状毛霉M-22菌株(Mucor racemosus f. racemosus strain M-22)。8株菌产酶能力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J5)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最强,分别达到153.247和66.552 U/mL,其他菌株的产酶能力相对较低。枯草芽孢杆菌、总状毛霉和黑曲霉可能是传统霉豆渣营养与特殊风味形成的主要发酵菌种。 相似文献
88.
基于数码成像法,利用荧光碳点的高灵敏度结合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建立一种微流控纸芯片法并进行优化,用于金银花绿原酸含量的快速测定。以氮硫掺杂碳点为荧光响应材料,绿原酸为模板分子,在滤纸亲水区表面合成绿原酸印迹聚合物,制得碳点分子印迹纸芯片。以显色斑点的红、绿、蓝值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制备条件:绿原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功能单体)、正硅酸乙酯(交联剂)的物质的量比1∶8∶8,每0.01 mmol绿原酸添加1 mL无水乙醇、0.2 mL氨基修饰的碳点溶液,预聚液超声辅助聚合时间35 min。最佳显色条件:点样量4 μL,显色时间15 min。在最优条件下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绿原酸质量浓度在0.025~0.15 mg/mL时与绿值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为0.991 8,检出限为0.020 6 mg/mL,回收率在90.77%~102.10%之间。本实验建立的纸芯片法成本低廉、选择性良好且检测速度快(20 min内可完成),可作为测定条件简陋或现场临时快速测定绿原酸含量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89.
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分离得到36 株乳酸菌,对其进行常见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抗药性分析,结果表明,26 株菌具有抗药性,其中4 株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并且菌株Enterococcus faecium KN9所携带的四环素抗性基因tet(M)和tet(L)能通过接合作用,转移到受体菌Lactococcus lactis MG1614中。对这些乳酸菌产生有害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可以产生生物胺,所有的菌株都不产生硝基还原酶和偶氮还原酶。所以,本实验分离到的大部分乳酸菌是安全的,只有携带有抗四环素基因的E. faecium KN9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食用前对乳酸菌进行安全性评价,以减少可能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短纤维纱条中纤维的排列状态与纱条截面纤维根数分布不匀的关系,采用几何概率方法建立了等分区间内纤维左头端数分布与纱条截面纤维根数的期望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定义了表征纱条中纤维排列状态的参数。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纱条截面根数不匀随排列参数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短纤维纱条截面纤维根数的CV值与纱条中短纤维排列参数呈负线性关系,与纤维长度分布和模拟区间大小的划分无关;且当排列参数接近1时,即纤维左头端数在所划分区间中为固定值时,纱条截面纤维根数不匀最低,而当排列参数趋向于0时,即纤维左头端数在所划分区间中呈泊松分布时则不匀最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