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4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4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许多农药、兽药、毒素、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环境污染物等外源物质不但本身有一定毒性, 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危害, 而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而导致食品的二次污染, 可能分解为毒性更强的物质, 或与食品内源组分发生反应产生新的有害物质, 或与其他物质之间存在毒性协同增强作用等。实际上, 大量的外源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与安全性问题尚未研究。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2.
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抗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异性并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以合成的沙丁胺醇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得到稳定分泌抗沙丁胺醇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命名为4E4和3A2.经鉴定,两个抗体亚类都为IgG,,其腹水纯化后效价分别达到2.56 ×105和1.28 ×105.以效价高且特异性较好的4E4细胞株获得的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方法,经条件优化后得到标准曲线,检测范围为4.76~84.99ng/mL,IC50为20.12ng/mL,检测限为3.25ng/mL,与克伦特罗交叉反应率为253.62%,与其它结构类似物没有明显交叉反应.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开发同时检测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93.
魔芋葡甘聚糖(KGM)是来源于我国特产资源——魔芋球茎中的水溶性天然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增稠性等。由于KGM结构复杂、分子量大、特征基团乙酰基亲水性强,机械性能差,限制了其应用。魔芋葡甘聚糖微粒分子链的刚柔性可能会对其微粒状态的力学稳定造成影响。这种奇特分子刚柔性可能是由于分子链的动态变化形成了具有稳定性的KGM微粒。推测分子刚柔性结构变化可以改善KGM微粒分子链的稳定性,得到力学稳定性较好的完整KGM微粒。深入解析“KGM微粒分子刚柔性结构→分子刚柔性结构对KGM微粒力学稳定性影响→分子动力学模拟交互可视分析→实验验证及模型评价→增强KGM力学性能”这个研究过程,揭示魔芋葡甘聚糖微粒状态结构形成的力学稳定机制及其分子刚柔性调控行为,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动态调控,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魔芋葡甘聚糖微粒状态的力学稳定机制,为后续魔芋微粒在加工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以及其分子刚柔性调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营养与我国农业生产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来自食物,食物产自农业,食物和营养是农业研究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以满足居民营养和食物消费为核心,应与人民对食物及营养需求的改变相适应。  相似文献   
95.
超细粉碎技术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生物材料超细粉碎的特点及其意义,进而重点介绍了超细粉碎技术在植物、动物等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
机械力化学及其在生物材料中应用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机械力化学,并介绍了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学科特点及一些实际应用,分析了机械力化学在生物_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以克伦特罗(CL)为竞争半抗原,人工合成的克伦特罗-卵清白蛋白(CL-OVA)为包被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SD大鼠抗CL血清反应,建立快速定量测定CL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ciELISA)方法。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3μg/mL,抗CL血清稀释倍数为1∶1.6×105。绘制出标准曲线,线性检测范围为4.88~5 000ng/mL,线性回归方程为y=-0.295 2x+1.160 6,r2=0.990 2,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5.45%。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对于研制瘦肉精残留检测试剂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较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应用于免疫分析检测中的各种标记技术:放射物标记、酶标记、发光标记、荧光标记、金标记和超顺磁粒子标记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免疫检测现状,同时对免疫分析标记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
为了降低桑枝低聚糖的吸湿性,提高稳定性,拓展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本实验以麦芽糊精、乳清蛋白为壁材,桑枝低聚糖为芯材,利用喷雾干燥制备稳定性良好、具有抑制变异链球菌活性的微胶囊。探究壁材种类及与芯材的质量比对微胶囊抑菌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吸湿性、分子结构、微观形态、热稳定性、贮藏稳定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复合壁材为麦芽糊精与乳清蛋白且质量比为2:1,壁材与芯材质量比为2:1时,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较高的抑菌率(61.31%±3.34%)与较低的吸湿性(12.31%±1.47%),粒径为6.58±1.76 μm。扫描电镜显示微胶囊颗粒形态完整,表面结构较为光滑;FITR表明微胶囊是麦芽糊精与乳清蛋白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桑枝低聚糖较好地被包埋在微胶囊内部;X衍射分析证明桑枝低聚糖在微胶囊中结晶结构发生改变;微胶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6.10 ℃,高于一般贮藏温度。桑枝低聚糖制备成微胶囊后,在温度40.0、60.0 ℃,湿度RH 75.0%、RH 92.5%下稳定性提高。本研究可为桑枝低聚糖作为功能性配料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魔芋葡甘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魔芋葡甘聚糖(KG)与大豆分离蛋白(SPI)作为基材,系统研究两者间的复合凝胶作用保持SPI为2.0%,复合凝胶随KG浓度从0.8%增至2.5%,凝胶强度不断上升;凝胶失水率直线下降;凝胶松弛度也逐渐下降;而粘着性则在KG浓度为1.5%时达最大值。在SPI为0—3.0%范围内,随SPI的增加,复合凝胶粘着性和失水率皆逐渐上升;在6.0%范围内,凝胶松弛度变化较小,此后迅速上升;而凝胶强度则随SPI增加光增强,当SPI为2.0%时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KG的添加,对复合凝胶颜色无明显影响,凝胶保持浅黄色;而随SPI的添加,凝胶则逐渐由乳白色转为浅黄色、黄色,当SPI>3.0%后,凝胶褐色逐渐加深。根据氯化钠和脲对复合凝胶强度的影响,推断复合凝胶中以氢键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