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01篇 |
免费 | 340篇 |
国内免费 | 23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55篇 |
综合类 | 403篇 |
化学工业 | 760篇 |
金属工艺 | 291篇 |
机械仪表 | 427篇 |
建筑科学 | 661篇 |
矿业工程 | 557篇 |
能源动力 | 112篇 |
轻工业 | 599篇 |
水利工程 | 241篇 |
石油天然气 | 375篇 |
武器工业 | 71篇 |
无线电 | 54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29篇 |
冶金工业 | 275篇 |
原子能技术 | 61篇 |
自动化技术 | 5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212篇 |
2022年 | 230篇 |
2021年 | 301篇 |
2020年 | 222篇 |
2019年 | 250篇 |
2018年 | 281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161篇 |
2014年 | 372篇 |
2013年 | 295篇 |
2012年 | 313篇 |
2011年 | 358篇 |
2010年 | 310篇 |
2009年 | 282篇 |
2008年 | 306篇 |
2007年 | 321篇 |
2006年 | 271篇 |
2005年 | 255篇 |
2004年 | 250篇 |
2003年 | 204篇 |
2002年 | 141篇 |
2001年 | 124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75年 | 3篇 |
1966年 | 3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季戊四醇和酸为原料,氧化锌为催化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季戊四醇二油酸酯,通过测酸值、羟值、皂化值、运动黏度和液相色谱对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合成产品质量最优的工艺:季戊四醇与酸的物质的量比为2∶1,催化剂氧化锌用量0.08%(占原料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230℃,反应时间为5 h。 相似文献
62.
63.
低含油饱和度特稠油油藏的油水关系一般较为复杂,针对该类油藏开展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是可动用储量评价与开发的基础。应用测井、岩心分析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对孤岛油田东区馆6开展储层含油性评价及油水分布特征研究,认为其为油水关系复杂的低含油饱和度特稠油油藏。其油气成藏机制为:以重力、浮力为主的弱成藏动力难以排驱较小喉道孔隙中的原生水,致使河道边缘、河间滩地等物性较差的砂体含油饱和度较低;油气成藏后,孤北断层剧烈活动,致使其附近区域的地面原油密度超过1.01 g/cm3,具有一定长度的连续油柱足以克服毛细管力排出孔隙,聚集于构造低部位,形成油水倒置现象。以油藏成因机制研究为指导,根据油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将孤岛油田东区馆6低含油饱和度特稠油油藏的油水分布模式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岩性控制的Ⅰ类、构造控制的Ⅱ类、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的Ⅲ类、油水密度分异控制的Ⅳ类,并制定了差异化的开发策略,进而实现储量评价及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64.
深水测试期间,为防止水合物沉积堵塞井筒,需对水合物生成区域进行准确预测。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分析,结合现场数据与模拟比较,提出深水测试复杂组分条件下井筒油气复杂多组分水合物生成区域预测方法,对气体组分、含水率、矿化度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气体组分,对水合物生成区域影响不同,碳数较大的烃含量越多,水合物生成区域大,是影响水合物生成区域的核心要素;含水率越大,水合物生成区域先增大后减小;矿化度越小,水合物生成区域越大。研究成果对于深水气井测试管柱内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提高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对经济有效开发致密油藏至关重要,评价压裂改造效果需要考虑复杂裂缝网络分布特征。基于微地震数据,采用分形随机缝网生成算法反演得到了次生裂缝分布特征,考虑压裂水平井近井地带的物性变化,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多区渗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次生裂缝复杂程度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次生裂缝复杂程度对整个流动阶段均有较大影响,分形维数越大,产油量越高;改造带宽越大,拟稳态窜流早期线性流、双线性流持续时间越长;次生裂缝分布的压裂改造区域是生产早中期的主力区域,其产油量贡献度也最大;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增大改造区域体积,并使与改造区域不相邻区域的体积最小,以提高生产井的早期产油量、最大程度地提高储层采收率。研究结果可为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效果评价及压裂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部署、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发展,需要移动通信网络不断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在5G大规模商用前,在现有TDD-LTE Advance网络上部署5G新技术,升级现有4G+网络,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对MIMO、3D MIMO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区域试点评估了3D MIMO技术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效果,为TDD LTE网络上快速部署3D MIMO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
68.
69.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病理检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总结和分析了本所27年中(1961~1987)有关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病理检定情况。按WHO检定规程要求,用脑内法检定458批,合格率85.4%,其中I型76.58%,Ⅱ型90.91%,Ⅲ型92.36%。通过脑内注射6053只猴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学观察发现仅有少数猴(3.68%)出现无麻痹性脊髓灰质炎,亦可见到极少数猴(0.84%)出现麻痹性脊灰炎,并认为脑内试验猴应以脊髓特异性改变为病理诊断依据。用脊髓内法检定51批疫苗,全部合格。作者认为,用被检疫苗和参考制品的平均病变分值之差与基本数据比较所得的结果去评价疫苗的减毒程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