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43篇
机械仪表   6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研究耐指纹产品的微摩擦机理,提高其耐磨性能,以传统的纯锌镀层和新兴的锌铝镁镀层耐指纹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摩擦线性往复试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等手段,模拟耐指纹产品真实的摩擦环境,观察磨痕的三维形貌,研究了载荷条件和循环次数对摩擦磨损规律的影响,探究了两种产品的磨损机制.结果 表明,锌铝镁镀层耐指纹产品表现出比纯...  相似文献   
82.
半固态60Si2Mn直接轧制成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熔点半固态金属材料的轧制设备,对60Si2Mn弹簧钢进行半固态直接轧制成形,并研究流变行为和规律,探索出适合于半固态钢铁材料直接轧制成形的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固-液两相的塑性变形行为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了轧制产品的心部和边部在组织及性能上的差异。在变形过程中,大多数的固相集中在试样的心部,而液相则流向轧件的边部。随着固相率的提高,固相颗粒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亦提高。若半固态浆料中液相含量过少或变形速率过大,轧辊表面与轧件的温差过大,则轧件的表面会产生微小的裂纹。  相似文献   
83.
60Si2Mn半固态轧制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孔材料的几何模型,利用MARC软件对弹簧钢60Si2Mn半固态轧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在热力耦合条件下,将半固态材料视为可压缩的刚-粘塑性体时的应力场、速度场、温度场的状况,并研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应力场、速度场的变化规律,由此所进行的模拟工作较好地反映了半固态轧制过程中金属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84.
马氏体体积分数对热轧双相钢形变位错结构和断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EM、TEM研究了同一成分的热轧双相钢的马氏体体积分数对形变位错结构和断口组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体体积分数为20%~30%时,体积分数增加对双相钢形变位错结构的演变影响较小。且马氏体在变形的后期中将出现伴生的高位错密度区和低位错密度区。断裂时当马氏体体积分数增加到30%,颈缩提前,且微孔有向微裂纹转变的趋势。因此,马氏体体积分数为20%的双相钢的成形性能优于马氏体体积分数为30%的双相钢。  相似文献   
85.
以立德树人为课程传授中心环节,坚持“三全育人”教育目标,充分挖掘公共选修课钢铁生产概论的思政元素。在钢铁生产流程知识讲解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及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努力拼搏,继承优良传统,用智慧和能力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6.
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成形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国内外汽车发展现状及对汽车用高强钢使用性能的需求,综合分析了先进高强钢研究开发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新一代先进高强钢的变形行为、成形技术及成形性、构件碰撞性能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在先进高强钢(AHSS)的开发和应用上,面对来自客户和加工制造方面的挑战,需要搞清和解决先进高强钢微观组织的精细构成特征与变形过程中微观缺陷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高强钢板在动态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表征、高强钢板构件碰撞性能科学评估方法及体系。形成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成形及应用技术基础,为实现以节能减排和安全性为标志的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在中国的加快发展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7.
为了研究铁素体晶粒尺寸对铁素体—马氏体冷轧双相钢DP980动态变形行为的影响,通过连续退火试验,得到两组马氏体体积分数相同、而铁素体晶粒尺寸不同的试样。选取应变速度为1×10-4s-1和1×10-2s-1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选取应变速度为500 s-1、1 000 s-1和1 750 s-1在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plit Hopkinson tensile bar,SHTB)上进行动态拉伸试验。使用不考虑晶粒尺寸影响的Johnson-Cook(J-C)率相关模型和考虑晶粒尺寸影响的修正的Khan-Huang-Liang(KHL)率相关模型分析双相钢的动态变形行为,并引入可决系数R2来判定试验结果与模型的吻合关系。分析结果得出修正的KHL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其可决系数R2达到了0.998 7,表明修正的KHL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DP980材料在低应变速度和高应变速度下的变形行为,能够反映铁素体晶粒尺寸对DP980动态变形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针对含铌中锰钢进行了不同退火温度(700、750和800 ℃)和不同冷却方式(空冷、水冷)下的临界退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临界退火温度的升高,强塑积和残留奥氏体含量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750 ℃临界退火水冷后,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强度达到750 MPa,抗拉强度为1820 MPa,断后伸长率为13.9%。随着临界退火温度升高,试验钢中渗碳体逐渐溶解,基体中C和Mn含量增多,在保温过程中配分进入奥氏体的C和Mn含量增多,导致奥氏体更稳定,残留奥氏体含量增多。当临界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保温时奥氏体含量的增多导致配分进入奥氏体的C和Mn浓度降低,导致奥氏体稳定性降低,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大量马氏体。马氏体的增多和大尺寸团簇状(Nb,Mo)C的析出导致800 ℃临界退火后试验钢的高强度和低塑性。在相同临界退火温度下,水冷和空冷后试验钢的相组成相同。在800 ℃临界退火时,两种冷却方式对残留奥氏体含量和力学性能引起的差异最为明显,这与空冷过程中C和Mn向奥氏体配分更充分有关。  相似文献   
89.
研究利用倾斜板法制备的9Cr18半固态坯料在二次重熔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以期对后续触变成形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倾斜板浇注法可以得到优质的9Cr18半固态坯料,其典型组织为初生固相奥氏体(γ1)球状晶粒和晶界网状组织构成,网状组织为二次奥氏体(γ2)和M7C3碳化物液相共晶组织。球状晶粒的平均直径为93.5 μm,形状因子0.69,半固态坯料球状晶粒边界光滑,大小相对均匀。固液两相中Fe、C、Cr存在着明显的元素差异。液相组织中Cr、C元素富集,固相中Fe含量较高。采用波浪形倾斜板法制备的9Cr18合金半固态坯料重熔组织形貌优于传统铸锭重熔组织。半固态坯料重熔后的组织化学成分更为均匀,晶粒也更圆整,固液界面平滑,且加热温度越高,晶粒越圆整,液相率越高。二次重熔后碳化物尺寸明显减小,平均宽度仅为0.5 μm,长度大大减小使得其形态接近粒状。   相似文献   
90.
为了考察倾斜板参数对9Cr18半固态坯料组织的影响, 进而为其触变成形提供微观组织基础, 采用自制的波浪形倾斜板制备9Cr18半固态坯料, 取样分析了坯料心部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随倾斜板长度从350 mm增加到840 mm, 初生晶粒的等效直径从53.4μm减小到44.9μm, 而形状因子从0.82略微提高到0.84;长度增大到595mm后, 初生晶粒的形貌变化不明显.在倾斜板倾斜角度为35°~55°的范围内, 随倾斜板角度增加, 由于搅拌时间不足, 初生晶粒的等效直径从50.5μm增大到70.8μm, 而形状因子变小, 从0.83下降到0.75.脱模淬火坯料比空冷坯料有更细小圆整的初生晶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