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铝、亚铁盐硅酸钠水溶胶对萤石、重晶石可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介绍用硫酸铝钾和硫酸亚铁与水玻璃配制的水溶胶,用油酸钠作捕收剂,对萤石和重晶石的可浮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是用铝盐水溶胶能抑制萤石,浮选重晶石;用亚铁盐水溶胶则抑制重晶石,浮选萤石,并对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针对复杂地图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聚类融合交叉粒子群算法,以避免传统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容易陷入早熟且搜索精度差的问题.首先,根据粒子的适应度值对粒子进行k均值聚类,使较多的良性群体极值位置得到保存,从而增强粒子的探索能力;其次,用交叉、变异算子增加...  相似文献   
23.
利用仿真软件FIRE对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进气流量、载体孔目数、尾气温度、载体长度等参数对GPF压降、过滤效率等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GPF的进气流量会有效地降低载体前后的压降;提高载体的孔目数,GPF的前后压降会变大,内部温度和流速会相应降低,但可以提高捕集效率;增加载体长度,可以提高捕集效率,但内部压降值和温度也会增大.  相似文献   
24.
为了实现智能车无线遥控,设计出一种以Arduino作为主控,蓝牙模块作为桥梁的控制系统。智能车设计主要分为通信和控制两部分,其中通信是利用蓝牙模块完成手机和Arduino之间的交流,控制内容包括六轮电机驱动和电机驱动模式变换。将方案用于实验平台测试,实现了手机蓝牙控制智能车行驶。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预应力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梁的抗弯延性性能,进行了15根预应力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梁和3根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内置型钢提高了试验梁承载力的同时,提高了试验梁峰值荷载后的持载能力;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随着有效预加力、型钢含钢率、普通纵筋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钢绞线和型钢在截面内位置高度的降低而降低.分析了考虑截面整体配筋情况的综合配筋指数ωc与位移延性系数的关系,通过数据线性回归,给出以综合配筋指数ωc作为单一变量的位移延性系数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6.
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只能在障碍物不发生位置变化的环境中计算最优路径。但是随着机器人在商场、医院、银行等动态环境下的普及,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容易与动态障碍物发生碰撞等危险。因此,关于随机动态障碍物条件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为了解决在动态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机器人与障碍物运动信息的改进动态窗口法来解决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局部路径规划问题,并且与优化A*算法相结合来实现全局最优路径规划。主要内容体现为:在全局路径规划上,采用优化A*算法求解最优路径。在局部路径规划上,以动态障碍物的速度作为先验信息,通过对传统动态窗口法的评价函数进行扩展,实现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自主智能避障。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实现基于全局最优路径的实时动态避障,具体表现为可以在不干涉动态障碍物的条件下减少碰撞风险、做出智能避障且路径更加平滑、长度更短、行驶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27.
针对炮塔塔体,提出一种尺寸优化与拓扑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首先,对自主设计的炮塔塔体两种关键射击角度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出关键部位应力分布图,结果显示塔体结构的中后部区域基本处于低应力状态。参照分析结果建立炮塔塔体优化模型,对护板部分进行尺寸优化,对耳轴架部分进行拓扑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条件下,炮塔塔体的质量减轻了9.5%。对优化后的炮塔塔体再次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及模态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前后刚强度变化不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塔体振动性能。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300M钢的疲劳试验为基础,借助非接触式红外热像仪,观察了疲劳测试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交换定律为基础,综合了G.Meneghetti的单位体积金属热耗散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300M钢微观晶粒度对疲劳损伤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影响,从宏观角度考虑了载荷和循环周次与疲劳过程中试件温度变化的关系,通过多元函数逼近建立了以晶粒度、载荷水平、循环周次为自变量的当量热源模型描述热源。该模型可以通过插值的方法来快速定量确定金属表面的温度场和当量热源大小。最后,数值模拟该热源的效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疲劳损伤过程中温度场的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