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轻工业   8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烟叶在调制过程中颜色过度转深问题,于烘烤前将l-半胱氨酸和硫脲两种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应用于烟叶,并对烤后烟叶的多酚含量、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及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烘烤前烟叶表面喷施浓度为4.0和8.0 mmol/L的l-半胱氨酸,烤后烟叶中总绿原酸含量和多酚总量明显增加,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较对照有所改善,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较对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2.
烤烟叶面积系数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烤烟叶面积系数(LAD与冠层光谱特征之间的关系,测定了不同LAI的烤烟冠层光谱反射率,并对LAI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烤烟LAI与其冠层反射光谱中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呈负相关,与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波段中1100 nm处的反射率与LAI相关系数(r=0.816)最大;利用两波段组成的植被指数与LAI的相关系数几乎全部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1100,600)与LAI的相关系数(r=0.895)最大.利用该参数建立的预测LAI模型在本实验条件下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3.
烟草酶促棕色化反应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多酚氧化酶(PPO)介导的酶促棕色化反应是烟草调制、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烟叶质量。本文介绍了影响酶促棕色化反应的因素,对农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酶促棕色化反应调控技术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各种调控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4.
晾制湿度对白肋烟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制烟叶在变黄-褐变期的晾制湿度,研究了晾制过程中湿度对白肋烟中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晾制湿度下高转化株主脉的烟碱转化率均高于叶片,非转化株除低湿处理B21的第15叶位外,其余处理烟碱转化率表现出与高转化株相同的趋势.高转化株叶片烟碱含量在低湿处理时最高,非转化株叶片烟碱与降烟碱含量皆因品种与叶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无论是高转化株还是非转化株,较低的晾制湿度均有利于降低叶片的烟碱转化率;晾制湿度对烟叶主脉中烟碱、降烟碱及烟碱转化率的影响,因试验品种的不同而异.因此,晾制过程中及时降低晾制湿度有利于降低烟叶的降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45.
以我国主要产烟区4种典型植烟土壤(红壤、水稻土、黄壤、褐土)为试材,采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外加铅、镉在植烟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并利用保留因子对铅、镉在4种土壤中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4种植烟土壤对铅、镉的吸附存在很大差异,褐土对铅、镉的吸附能力最强,其次是黄壤,水稻土和红壤的吸附能力则较弱。除褐土对镉的吸附外,4种植烟土壤对铅、镉的吸附均可用Lang-muir及Freundlich方程拟合。在竞争吸附条件下,铅、镉的平均分配系数均下降,下降率分别为14%~34%和8%~25%,铅的存在明显抑制了土壤对镉的吸附,镉对铅的影响较小,铅、镉吸附量在水稻土和红壤中下降幅度更大。随土壤中铅、镉含量的增加,环境风险呈几何级数增加,4种土壤中,两元素在水稻土和红壤中的潜在环境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46.
目前我国部分烟区上部烟叶仍存在成熟度不够等问题,成为限制上部烟叶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揭示上部烟叶的成熟机理,从烟叶生理生化角度对烤烟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致香物质和质体色素等物质代谢规律进行了总结,同时重点阐述了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生物酶活性、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功能等的变化规律。在上部烟叶成熟度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基础上,对未来上部烟叶成熟机理、成熟特征判断和生长调节剂使用等热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根据黄瓜花叶病毒基因组序列相对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整合了反转录和PCR反应所需酶和缓冲液,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基于一步法RT-PCR检测烟叶感染CMV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组装了检测试剂盒.进一步分析了该试剂盒的特异性、稳定性和检测灵敏度.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良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模板RNA浓度最低达到10 ng量级).初步应用结果显示,在多个烟区采集的病叶样品检测结果均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能够成功检测出CMV.  相似文献   
48.
在豫中烟区采集了22个耕层土壤样品与对应的烟叶样品,比较了土壤腐殖质的组成特征及其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豫中烟区的腐殖质碳量平均为8.44 g/kg,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分别占腐殖质总量的20.53%,23.21%,56.26%;胡富比值多在0.7~1.0之间,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度相对较低;②腐殖质碳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胡敏酸碳量、富里酸碳量、胡敏素碳量均与速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胡富比值与养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但随腐殖质碳量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③土壤腐殖质碳量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间关系不大,但随胡敏酸比例、富里酸比例的升高和胡敏素比例的降低,烟叶钾含量有降低趋势,而淀粉则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49.
不同品种烤烟多酚含量和组成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5和2006年河南中部烟区种植的4个烤烟品种初烤烟叶中的6种多酚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不同烤烟品种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两年的情况基本相同,中烟100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云烟85和云烟87的多酚类物质含量相对较低;②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和芸香苷占烤烟多酚类物质的90%以上,是主要的多酚类物质,山奈酚糖苷和莨菪亭含量极低,中烟100的总绿原酸、绿原酸占多酚总量的比例高于NC89和云烟系列,云烟85和云烟87的芸香苷占多酚总量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品种;③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的差异与烤烟品种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0.
模糊综合评判在化学成分评价烟叶可用用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要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2004年6个申豫烤烟基地点的中部烟叶可用性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烟叶可用性效果良好,是一种定量、客观、运算量小、针对性强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