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轻工业   8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量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根据初步建立的量化烟叶外观质量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烟叶成熟度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性状、评吸品质的关系,明确了烟叶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定量相关关系;验证了关于烟叶成熟度方面的许多定性描述,定量验证了烟叶成熟度越好,烟叶质量越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2.
从福建、河南、安徽、云南、湖北采集了烟草根际土样100份,用几丁质选择培养基法共分离出产几丁质酶菌株62株,其中真菌32株、细菌22株、放线菌8株。通过透明圈法和还原糖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链霉菌属(Streplomycessp)产几丁质酶活性最高。并测定了几丁质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和黑胫病菌的抑制效果,其中菌株9-1-1、9-2-1和19-2-1对黑胫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菌株9-1-1的抑菌效果最好,而这3种菌株对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因此,菌株9-1-1有开发成为生防制剂用于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63.
烤烟烟叶香气质量与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对2004年44个国产和2个进口烤烟烟样的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淀粉、总挥发碱和总挥发酸及其燃吸质量进行了检测,并对所获得的数据作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2个进口烤烟烟样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淀粉和总挥发碱的含量均位于或稍偏离适宜指标范围,而44个国产烤烟烟样有50%以上烟样的烟碱含量偏高、钾和总挥发碱含量偏低,所有国产烤烟烟样的总挥发酸含量低于2个进口烤烟烟样;②烤烟烟叶样品的总挥发酸含量与其香气质、香气量极显著正相关,而其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淀粉、总挥发碱含量与其香气质、香气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4.
从烟草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几丁质酶活性比较高的链霉菌9-1-1,为评价该菌株利用价值,对其发酵条件(碳源、氮源、初始pH、表面活性剂及发酵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以1%胶体几丁质为碳源,发酵液初始pH值为6.5,以1%蛋白胨为氮源,0.1%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发酵时间为96 h,接种量为1%,最高酶活达到56 U/mL.  相似文献   
65.
以我国主要产烟区4种典型植烟土壤(红壤、水稻土、黄壤、褐土)为试材,采用tisser分级提取法,研究了4种植烟土壤中铅、镉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趋势。结果表明:未污染土壤中残留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是铅的主要化学形态,分别占土壤中铅总量的30.27%~58.80%和29.41%~53.29%。除褐土外,镉主要以残留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交换态存在,分别占土壤中镉总量的33.64%~49.59%、22.32%~53.15%和23.94%~37.72%。在污染土壤中,铅主要积累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其中,红壤和水稻土交换态铅含量较高,占铅总量的25.59%和28.58%。镉主要以交换态存在,占总量的42.20%~61.33%,其次为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分别占总量的11.36%~29.40%和15.10%~27.43%,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交换态镉所占比例高于交换态铅,且不易转化其他形态,镉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更强,生物有效性更高。外源铅、镉在水稻土和红壤中的交换态含量更高,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更强,而在褐土和黄壤中则相对较低。外源铅、镉进入土壤后的前30d,交换态含量迅速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含量相应升高,30 d后,随着培养时间推移,各形态间的转化趋于平衡,但残留态铅、镉含量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6.
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对烤烟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对烤烟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烘烤过程中,鲜烟状态下烟叶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呈双峰曲线,36℃时出现一个峰值,此时鲜烟的淀粉酶活性最高,38℃出现另一个高峰。凋萎状态下38℃时淀粉酶活性最高。小卷筒状态下,在37~40℃范围内,烟叶淀粉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②在干球温度38℃条件下,干湿差3℃(相对湿度79%)至1.5℃(相对湿度89%)范围内,鲜烟叶保持较高的淀粉酶活性,之后随着干湿差的减小,鲜烟叶淀粉酶活性迅速降低。在干球温度40℃条件下,干湿差3℃(相对湿度80%)至2℃(相对湿度86%)范围内,凋萎烟叶淀粉酶活性较高,干湿差小于1.5℃时,凋萎烟叶的淀粉酶活性有所降低。小卷筒状态下,烟叶淀粉酶活性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7.
大田中后期烤烟淀粉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进行了大田中后期烟叶淀粉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前中部12叶位烟叶的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至现蕾期时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又逐渐降低,在圆顶前期有所回升,烟叶生理成熟时又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又下降。淀粉在烟叶中的积累随着烟叶生长和成熟而逐步增加,各部位烟叶生理成熟时干物质积累达到最高值,工艺成熟时淀粉含量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烟叶的衰老而下降。  相似文献   
68.
对蝇蛆低聚几丁糖防治烟草黑胫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烟苗经过蝇蛆低聚几丁糖处理后,再接种烟草黑胫病菌,测试结果表明,处理烟草植株对黑胫病产生抗性.在0.1~1.5 mg/mL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增高诱导抗性效果增强,当浓度达1.0 ms/mL时,诱导抗.性相对防效为92.21%,与浓度1.5 mg/mL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可导致烟草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升高,分别在第8天、第5天和第3天达到高峰,比对照分别提高了94.62%、160.44%和89.76%.  相似文献   
69.
烤烟烟叶物理特性的变化及其与评吸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2006年产的237个烤烟烟叶样品的物理特性和评吸质量进行了检测鉴定,并对烟叶物理特性与评吸质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烤烟烟叶6项物理特性指标(平衡含水率、单叶质量、叶面密度、拉力、填充值、出丝率)中,变异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单叶质量>叶面密度>拉力>填充值>平衡含水率>出丝率.中部叶的平衡含水率、出丝率最大,下部叶居中,上部叶最小;随着部位的升高,烟叶的单叶质量、叶面密度和拉力增大,填充值变小.拉力和出丝率是影响烟叶评吸质量的主要因素,拉力与评吸质量呈负相关,出丝率与评吸质量呈正相关,单叶质量、平衡含水率、叶面密度和填充值对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0.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烟草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黄壤与红壤土研究了蛭石、草木灰、花生壳生物黑炭、秸秆生物黑炭、海泡石、腐植酸钠6种改良剂对降低烟叶中镉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施用草木灰和腐植酸钠外,其他改良剂均不同程度降低了烟叶中镉含量,以海泡石处理的效果最好,可分别使黄壤和红壤土上栽培的烟叶镉含量降低32%~42%和86%,两种生物黑炭处理仅在红壤中效果较好,可降低烟叶镉含量31%~52%.不同改良剂处理的土壤有效态镉与烟叶中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P<0.01),改良剂的作用是通过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而达到降低烟叶镉含量的效果.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随土壤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黄壤土的pH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3,P<0.01),但红壤土中二者关系不显著.说明改良剂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