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0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使烟草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取材更方便,本研究以异源五倍体烟草(2n=5x=58)为材料,观察了不同大小子房、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烟草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首先,子房大小按花冠与花萼长度比例分为6类;其次,预处理方法分为2类,即:(1)室温下于0.002 mol/L的8-羟基喹啉中预处理2、4和6 h;(2)7℃下于0.002 mol/L的8-羟基喹啉中预处理12、24和36 h。结果显示,当花冠长度小于或等于花萼长度的1/2时,子房中分裂期细胞的比例最大,为97.00±17.82个/1000个。该时期子房于7℃经24 h预处理后,染色体数目与形态清晰可辨。利用上述方法制作云烟87(2n=4x=48)和N.plumbaginifolia(2n=2x=20)的染色体标本,均获得较好的结果。此外,将上述方法制作的五倍体烟草染色体经5S rDNA-FISH,获得了清晰可辨的5个不同信号,与预期一致。可见,幼嫩子房可用于烟草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且用改良的预处理方法制备的染色体标本可用于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也可用于原位杂交分析。  相似文献   
62.
无氰刷镀金     
采用多元有机物作络合剂,研制成功了11#、13#、15# (硬金) 等系列刷镀金(?).三系列镀液pH值均较宽,可由5.5~8.5.阴极电流密度可由0.1~4A/dm~2. 刷镀金层的抗蚀性能超过电镀金及化学镀金,尤其是化学镀金.介绍了铜、银基体上刷镀金的工艺要点及规范.  相似文献   
63.
庞静  崔海潇 《山西建筑》2007,33(3):143-144
对外墙砂浆粉刷层的收缩裂缝、结构裂缝、碱—集料反应裂缝的破坏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增加建筑的美观效果,同时提高了墙面的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64.
为了找出延长油田油井管柱腐蚀的主要原因,室内采用挂片失重法实验对影响管柱腐蚀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评价,主要包括采出液含水率、矿化度、pH 值、CO2含量、温度以及流速,并根据实验结果优选了适合延长油田油井管柱的高效缓蚀剂 ND- F。实验结果表明,油井采出液的含水率越高、矿化度越高、CO2含量越高、温度越高以及流速越大,其对油井管柱钢材的腐蚀速率就越大,而采出液的 pH 值越高,腐蚀速率则越小。当采出液的含水率为 80%,矿化度为 25000mg·L- 1,pH 值为 6,CO2分压为 0.5MPa,实验温度为 50℃,实验流速为 0.5m·s- 1时,钢片的腐蚀速率可以达到 0.557mm·a- 1,腐蚀速率较大。咪唑啉类缓蚀剂 ND- F 对目标油田油井管柱钢材的防腐效果较好,当其加量为 900mg·L- 1时,缓蚀效率就可以达到 95%以上,能够显著降低油井管柱的腐蚀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延长油田油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5.
邬洲雄  庞静  刘庆瑞 《红外》2014,35(1):38-41
对火灾现场产生的烟尘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气溶胶发生器对火灾现场产生的烟尘进行了模拟,列出了感烟探测器检验装置中烟尘密度计量系统的各项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线技术的烟尘密度计量系统。该计量系统的信息采集单元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该单元产生的烟雾信患经过滤波和放大等处理后,送给模数转换单元进行数字化处理,再由单片机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实时采样判别。获得的将数据由显示器显示出来或通过联网总线传输给上位机。该系统设计相对简单,易于安装调试,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6.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TOF-MS/MS)技术建立了黑果腺肋花楸花青苷类化合物分析方法。黑果腺肋花楸果实采用酸化甲醇(0.1%盐酸,v/v)提取,经UPLC BEH 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乙腈-水(均含0.1%甲酸,v/v)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全扫描-信息关联采集-子离子扫描(TOF-MS scan-IDA-Product ion scan)复合模式进行分析测定,一次进样分析可同时获得花青苷高分辨、高准确质量数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提高花青苷结构鉴定的准确性。最终在黑果腺肋花楸中共鉴定12个花青苷类化合物,其中6种为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尚未报道的花青苷类化合物。研究为黑果腺肋花楸花青苷的生物活性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植物样品花青苷类化合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