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以费托法炼油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开发为例,采取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的方法,从教材的组织结构编排、项目化教学单元内容设计、活页式教材的内容实施、活页式教材的特点等方面,全面论述基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煤化工专业活页式教材开发的主要策略和步骤。经实践教学验证,该活页式教材贴近生产岗位工作实际,以100%实操的设计理念推动项目任务化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教材模式新颖、教学成效突出,推广潜力巨大,有效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现代职教特色,是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煤化工专业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氧化锌纳米微结构,通过改变锌盐种类考察其对氧化锌形貌的影响,并用等体积浸渍法在氧化锌上负载金属Ni,制备反应吸附脱硫剂,以正庚烷-噻吩为模拟汽油并在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上评价反应吸附脱硫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表明,不同锌盐可导致不同的ZnO表面形貌,从而影响脱硫性能。在320℃、0.6 MPa、空速4 h~(-1)条件下,以醋酸锌为锌源所制备的脱硫剂的脱硫率最高可达97.5%,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韩冰  王海彦  康蕾  李双林 《硅酸盐学报》2019,47(11):1683-169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ZnO复合纳米线,通过改变Na OH浓度考察其对Co–ZnO复合纳米线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金属Ni,制备反应吸附脱硫剂。以正庚烷/噻吩为模拟油,在反应温度为320℃、压力0.6 MPa、进料的体积空速为6 h–1及氢油体积比为100:1的条件下,考察了复合型钴锌纳米线负载镍脱硫剂、负载型镍钴锌脱硫剂和无钴添加负载型镍锌脱硫剂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Na OH浓度为1 mol/L时制备的Co–ZnO复合纳米线有良好的纳米形貌,负载活性组分Ni后脱硫效果最好;复合型钴锌纳米线负载镍脱硫剂中Co掺杂比负载型脱硫剂更均匀,Co掺杂使氧化态的Ni变得容易还原,相同条件下可以得到更多的活性位,进而有利于脱硫剂脱硫,其脱硫性能明显高于负载型镍钴锌脱硫剂和无钴添加负载型镍锌脱硫剂,达到93%(质量分数)以上。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突沸现象的发生原理及可能导致的安全危害,分析了导致重质油罐突沸的有关危害因素,并结合重质油品储运的客观规律和生产管理实际,重点在工艺设计、生产操作、运行管理和技改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防范突沸的有效应对措施,这对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降低重质油罐突沸事故的发生风险、减小可能带来的损失等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老化过程,通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比较了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老化温度和软化点随着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老化动力学模型来反映两种沥青的老化情况,并计算出活化能。试验结果表明胶粉改性沥青的活化能高于基质沥青,表明其抗老化性能得到提高。并对沥青的老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费托法炼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从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构建、任务分析、情境设置、策略合成等,到教学实施与评价,全面论述了工作过程导向的煤化工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步骤、方式方法及优势特点.经实践验证,该教学方法基于岗位工作实际,以实操的设计理念推动以项目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教学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三种常用于黄豆酱制曲的菌种(即米曲霉、根霉和高大毛霉)制备黄豆酱,分别对三种菌的蛋白酶活性和蛋白组分以及酱醅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米曲霉的蛋白酶活力大于根霉和高大毛霉,蛋白质组分比高大毛霉和根霉的更为复杂,且米曲霉制得的黄豆酱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二者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500kt/a聚丙烯(PP)装置挤压机组生产过程中多次出现不规则颗粒的问题,对影响PP产品颗粒外观的因素,如模板、切刀、进刀风压、进料量、切粒水温度等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降低了不规则颗粒发生的频次。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顺华能源学院化工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197名本科生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对课程的期望两方面就独立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当前民办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良进行探讨,为独立学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聚丙烯材料除异味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从聚丙烯气味的成因出发,分析其可行的抑制途径,提出了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科学优化除味剂、抗氧剂、有机过氧化物的选用,以及增设挤出机真空脱气装置等综合措施来提升气味等级。以期为同类装置提高长周期、无异味产品生产提供有益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