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15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金属工艺 | 12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10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轻工业 | 10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姚贵宝,男,汉族。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采运系,曾任职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政府办公室、伊春市体制改革委员会、伊春市委办公室。1998年1月,任黑龙江省伊春市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0年8月,经黑龙江省党政机关公选,任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分管质量、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83.
文章基于钢管漏磁检测的基本原理,对钢管漏磁检测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针对该系统的特点设计了高速数据采集板,借助windows系统平台,采用虚拟设备驱动技术实时控制,详细叙述了漏磁信号数据分析的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4.
通过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对雨水样品进行饱和度分析,再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石灰岩溶蚀试片表面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方解石饱和指数sl(coa)和石膏饱和指数SI(gYP)的变化范围大致相同,白云石饱和指数SI(d01)的变化范围比较大,但其数值始终低于前两者,说明酸雨溶蚀能力与其初始状态和作用时间有关;(2)不同酸碱度酸雨的作用下,石灰岩试片的表面也呈现不同的溶蚀微形态特征:弱酸雨情况下方解石晶体棱角较为清楚,有少量港湾状的溶蚀边,晶问孔基本保留完整;强酸雨情况下溶蚀痕迹加剧,裂隙变大,形成较大的晶间孔,残留体较为明显,方解石小颗粒晶间孔溶蚀连成片;灌木丛下溶蚀痕迹介于两者之间,部分晶间孔由于溶蚀扩大连在一起,晶体棱角部分被溶蚀,港湾状溶蚀边较多,残留体较微小,溶孔较深,局部间有豆状残留体。 相似文献
85.
张春来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
文章结合作者所在单位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改革的实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路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进行生产过程自动化课程建设改革的探讨。实践证明这种课程改革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掌握生产过程自动化相关基础技能同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6.
沟槽微结构减阻与疏水表面减阻是两种有效的水下减阻技术。将两种典型的减阻技术进行联合协同,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基底表面采用激光微刻方法构筑微米级沟槽结构,采用二步喷涂法先后在微沟槽表面覆盖环氧树脂层与改性的纳米SiO2颗粒,从而实现沟槽型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的制备。利用接触角测量仪、体视显微镜、拖曳式摩擦阻力测试设备对复合结构表面的润湿性、水下气膜状态及水下减阻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沟槽型微纳复合结构表面为超疏水表面,液滴在该表面处于“Cassie-Baxter”润湿状态;在水下,复合结构表面具有束缚大尺寸气膜的能力,气膜驻留于表面沟槽之中且促使了表面的水下减阻效果的产生;对比单纯的沟槽微结构表面与喷涂SiO2颗粒光滑表面,制得的沟槽型复合结构表面在沿垂直于沟槽方向运动时最大减阻率可达20.82%,同时表面气膜的稳定性也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