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60篇
水利工程   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为研究吸湿发热保暖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开发了6种不同结构的改性聚丙烯酸类纤维吸湿发热机织物。通过热湿舒适相关性能测试与分析,得出不同机织物结构参数对透气性、热阻、芯吸高度、液态水分管理以及吸湿发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设计出兼具吸湿发热和导湿排汗性能的热湿舒适机织物提供参考。经测试发现:蜂巢组织能明显改善织物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且织物由内层向外层形成回潮率递增的梯度结构,对水分管理和提高单向导湿性能有积极作用,三层蜂巢组织在提升织物吸湿发热性能上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92.
火草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纺织技艺中的古老纺织原料,为了对火草纤维进行系统研究并实现在纺织领域的推广应用,选取云南野生火草,通过手工方式从其叶片背部剥离火草纤维绒网。通过实验表征了火草纤维及其绒网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火草纤维直径在1.05~5.76 μm之间,为超细纤维,其纵向形态为特征性的带状转曲,表面有褶纹沟槽,横截面呈不规则腰圆形带中腔结构;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晶度为55.52%,具有较好的耐热性,热分解温度为240 ℃;纤维中脂蜡质含量为6%,与水的接触角约为129.5°,有较好的疏水能力,回潮率为11.69%,含水率为10.47%,与棉纤维相比较高;火草纤维常温下耐酸碱性好,纤维水萃取液的pH值为7.23,对人体皮肤友好。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得出结论:在含有较厚精密细砂土层中进行地基施工,预掉桩基础比振拔沉管灌注桩基础更适用。  相似文献   
94.
纱线与机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瑞云  任莺  李汝勤 《纺织学报》2001,22(1):44-45,22
系统地叙述了纱线与机织物CAD系统的总体设计,单文档、多视窗的系统结构设计和最终的编程实现,最后对软件的进一步升级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95.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中起重要作用,人体Hcy水平与病理过程和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实现准确、快速、高选择性地检测血尿中Hcy含量,对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Hcy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分别对放射酶法、免疫法、HPLC法、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微流控纸芯片法等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总结,为Hcy的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为降低基于棉纺系统的棉/大麻混纺纱在纺纱过程中造成的大麻损耗,在对棉纺前纺系统进行设备改造的基础上,设计了预处理棉与大麻普梳混纺、预处理棉与预处理大麻普梳混纺、预处理棉与大麻精梳混纺3套方案,通过其与原棉纺系统纺制的棉/大麻混纺纱的损耗与品质对比,确定了减少损耗,提高制成率的优化工艺方案:预处理棉与大麻精梳混纺方案,即原棉经过预处理后与大麻纤维混合,经过进行机器改造后的开清棉、梳棉、精梳设备,最终纺制成细纱。该工艺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损耗降低16.7%,纱线条干略有下降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纱线强度没有明显差别,制成率由原来的65%提高到了81.7%,降低了大麻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铝合金隐框玻璃幕墙的施工工艺,通过预防措施、可避免铝合金隐框玻璃墙施工中常见的通病发生,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已内酯共聚酯(TCL)溶液和本体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此共聚酯的荧光光谱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荧光光谱有所差别。TCL在稀溶液中能形成分子内缔合物。在TCL本体同时出现的较强的单分子荧光和缔合物荧光,ET含量较低的TCL在室温下还能观察到较强的磷光谱带。  相似文献   
99.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陶瓷管上制备了钯复合膜,研究了超薄钯复合膜(2mm)在分离CO_2/H_2混合气的透氢性能,分析了原料气流速、温度、压力等对透氢性能的影响,并对CO_2/H_2分离中形成的积碳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623K以下,CO_2吸附是影响透氢性能的主要原因,而723K以上,CO、H_2O和积碳的影响是主要因素;原料流速越高,CO_2/H_2反应越弱,当流速为2 000 mL/min以上时,CO_2/H_2的转化率很低;合适的CO_2/H_2分离温度范围为623~723 K,723 K以上CO_2/H_2反应较强,而623 K以下钯膜透氢量太低;原料侧压力越大,CO_2/H_2的转化率越高;经过CO_2/H_2分离实验后,钯膜上生成了表面碳、碳化钯、聚集碳及石墨碳。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板的受弯性能,进行了8个配筋率相同、加固参数不同的混凝土板受弯试验,参数变量为纤维布的预应力水平和加固用量.对比分析了预应力与非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板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抗弯刚度及延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加固的混凝土板相比,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板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均显著提高;与非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板相比,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板的开裂荷载显著提高,加固效果随着芳纶纤维布的预应力水平和加固用量的增加更加明显.在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承载力的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