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39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根据中国海洋石油化学有限公司45万吨合成氨装置一段炉工艺流程及设计基础,对Z111-4YA一段转化催化剂装填及催化剂运行进行了分析,总结催化剂运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2.
磷脂的提取与分析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脂的提取方法主要是萃取法;总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称重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磷脂不同组分的分离和测定方法有TLC、HPLC和31P-NMR等;利用RP-HPLC和GC可以对磷脂的脂肪酸的组成分析测定;使用HPLC、GC等和MS的联合使用可以对磷脂分子量及分子结构进行分析。本文分别对上述5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不同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探究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净化工艺,采用超声波清洗协同微酸性电解水减菌技术对小龙虾进行活体净化处理。本文以小龙虾的菌落总数、芽孢总数及清洗液浊度为评价指标,以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浸泡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为单因素水平,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小龙虾的减菌效果和超声波对小龙虾的清洗效果。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质量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减菌效果越好。当微酸性电解水有效氯质量浓度60 mg/L,处理小龙虾50 min后菌落总数和芽孢总数分别下降了4.26 lg CFU/g、500 CFU/g,减菌率分别达到了99.99%、92.61%;使用超声波技术对小龙虾进行清洗处理,超声功率50 W处理50 min后小龙虾存活率为100%,清洗液浊度为181 NTU,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波技术协同微酸性电解水对小龙虾活体净化处理后,小龙虾初始菌由7.17 lg CFU/g降到3.52 lg CFU/g,净化效果显著优于车间气泡清洗工艺(P<0.05)。小龙虾净化前后的营养价值和品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工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4.
将血球蛋白粉(spray-dried blood cells,SBC)、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和猪血浆蛋白(porcine plasma protein,PPP)分别以不同添加量添加至肉糜中,研究其对肉糜品质及其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以未添加非肉蛋白的肉糜为空白对照,以蒸煮损失、色度、pH值、微观结构、质构等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EWP使得猪肉糜呈现疏松多孔结构,导致其保水性降低;而添加PPP能够显著改善肉糜凝胶的保水性、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提高肉糜pH值;质构分析结果表明,非肉蛋白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肉糜的咀嚼性;添加SBC使肉糜红度值提高;通过分析肌原纤维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现,加入PPP和SBC组酰胺Ⅰ带最大吸收峰红移,表明α-螺旋含量提高,相应地,无规则卷曲含量下降,导致凝胶结构变致密,凝胶强度与凝胶保水性提高;经非肉蛋白处理的肌原纤维蛋白紫外吸收强度普遍有所降低,紫外吸收光谱图中的最大吸收峰略微红移,表明蛋白质发生聚集。综上所述,添加PPP可有效改善肉糜品质。  相似文献   
95.
鸡汤烹制工艺优化与辐照保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扬州地产草鸡为原料加工鸡汤,经L9(33)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鸡汤最优烹制工艺为鸡汤原料肉、食盐与水配比50:1:110,先115℃加热20min,后80℃保温80min。将该鸡汤加工成包装制品,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置于25±1℃条件下做保藏试验,得出鸡汤的适宜辐照剂量为9KGy,保藏期为28d,其细菌总数低于国家标准限量,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96.
97.
为提高水产品胶原蛋白的利用率,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鲫鱼鱼皮、鱼肉、鱼鳞、鱼鳔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进行检测,再将羟脯氨酸含量换算成相应胶原蛋白的含量。鲫鱼样品经盐酸110 ℃水解18 h,丹磺酰氯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进行检测。色谱柱:反相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四氢呋喃-甲醇-0.05 mol/L乙酸钠(1∶15∶84,V/V)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羟脯氨酸在20~40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关系(R2=0.999 8),最低检测限为0.18 μg/g,不同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0.22%~83.33%,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31%~1.84%。实际样品分析显示,鱼皮、鱼肉、鱼鳞、鱼鳔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106.62、24.75、166.94、115.05 mg/g。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可用于水产品不同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8.
研究工业屠宰加工过程对冰鲜鸭胴体表面菌相形成的影响。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车间环境接触面、胴体表面、预冷水以及贮藏期产品的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车间空气、预冷水、环境接触面是构成加工过程胴体表面菌相的主要污染源;总体来讲,环境及胴体表面菌量延生产线进程而呈下降趋势,但由于脱毛前鸭子表面的菌量对环境菌量有补充作用,而经脱毛后的胴体表面受环境中菌量的补充作用,导致部分加工工序微生物数量有阶段性上升,如脱毛、净膛工序;预冷工序的抑菌作用由于存在过程性变化,因此对终产品品质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99.
从冷藏兔肉中分离出10 株嗜冷菌,用16S 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B25为沙雷氏菌(Serratia),其他9 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10 株菌的产生生物胺能力,检测到B25可产生多种生物胺,其他9 株没产生生物胺。将B25菌接到加氨基酸前体的假单胞菌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 h,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该菌株产生生物胺的种类和含量。最终测得该菌株可产生腐胺、苯乙胺和尸胺,产生这3 种生物胺的能力均比较强,测得腐胺的含量为0.41 mg/mL,尸胺的含量为0.23 mg/mL,苯乙胺的含量为0.05 mg/mL。因此,该菌对冷藏兔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10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腌腊肉制品中13-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13-HODE)、9,10-二羟基-12-十八碳烯酸(9,10-dihydroxy-12-octadecenoic acid,9,10-DHODE)、9,10-环氧-12-十八碳烯酸(9,10-epoxyoctadec-12-enoic acid,9,10-EPODE)及9,10,13-三羟基-11-十八碳烯酸(9,10,13-trihydroxy-11-octadecenoic acid,9,10,13-THODE)进行检测。腌腊肉制品中13-HODE、9,10-DHODE、9,10-EPODE、9,10,13-THODE用甲醇提取,经固相萃取柱去净化浓缩,然后以0.1%甲酸与乙腈为流动相,在XBridge色谱柱上进行梯度分离,采用电喷雾源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HODE、9,10-DHODE、9,10-EPODE、9,10,13-THODE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05~2.0、0.01~0.5、0.05~1.0、0.01~0.5 μg/mL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检出限分别为0.120、0.008、0.200、0.016 μg/g;不同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1%、85.2%、86.8%、86.2%。对26 种腌腊肉制品含量分析表明,所有样本都含有13-HODE、9,10-DHODE、9,10,13-THODE,含量分别在1.4~100.7、0.1~3.9、0.4~10.2 μg/g范围内,21 种样本中含有9,10-EPODE,含量范围为0.8~6.9 μg/g。结果表明,腌腊肉制品中存在目标分析物的异构体,羟基脂肪酸实际含量可能大大高于检测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