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58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于LLDPE的分子结构和LDPE、HDPE有所不同,因此加工方法差异较大。为指导LLDPE的加工与应用,本文介绍了我厂LLDPE产品规格和加工特性,典型的加工成型工艺,并重点介绍LLDPE的薄膜吹塑工艺和用加工LDPE设备加工LLDPE时,所要进行的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进。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长链菊粉凝胶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实验分别从菊粉含量、加热温度、搅拌速度和时间等方面对凝胶指数、持水性和质构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温度的升高,长链菊粉形成凝胶所需的最低质量分数从13%(50℃)增加到28%(90℃),高温(60~80℃)有利于获得硬度大的凝胶,但在90℃时凝胶硬度明显下降;增加搅拌速度和延长搅拌时间有利于凝胶的形成且所制得的凝胶硬度大而质地细腻。菊粉含量对凝胶硬度影响明显,与菊粉含量高(25%~35%)时相比,在菊粉低含量(15%~25%)时凝胶硬度随菊粉含量增加而增大的程度更显著。总的来看,随菊粉含量和储藏时间的增加,凝胶的硬度、稠度、黏度指数、黏附性和持水性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
原料乳中大肠菌群快速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余弦相似度因子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原料乳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原理与测试方法,建立了预测数学模型,并与逐步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与微生物生化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关系数R2为0.954 3; 通过模型显著性F检验,在置信度α=0.05的情况下,该预测模型显著.  相似文献   
24.
25.
红外光谱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干涉型红外光谱仪、傅立叶变换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判别、分类和鉴别。其与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别方法相比,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分辨率高、准确度高的优点。该文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工作原理、应用状况,并对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连琦  徐宝成  罗登林  周路  余慧  王欣 《食品科学》2021,42(19):307-316
脂类食品中存在的天然色素通常是潜在的光敏剂,可以通过光敏反应Type II途径将基态氧激发并转变为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1O2)。1O2是一种亲电性、非自由基的激发态氧分子,具有活化能低、反应活性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引发脂类物质氧化,并最终导致其氧化劣变。本文查阅并分析了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脂类食品中1O2的形成途径、光敏氧化机理及甘油三酯和植物甾醇等常见脂类物质的光敏氧化进行了深入阐述,并从光敏剂和三线态氧的脱除与控制、1O2淬灭、光源选择等方面总结了食品中脂类物质光敏氧化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食品中脂类物质的光敏氧化及抑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菊粉的性质、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粉作为一种天然的功能性果聚糖,因其具有突出的肠道健康效应和优异的加工特性,在食品行业中日益受到重视.菊粉可作为益生元、脂肪替代品、糖替代品、质构与口感改良剂等而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面制品、肉制品和饮料等领域.本文全面综述了菊粉的来源、结构、理化性质和生产方法,详细介绍了其生理功能、安全性和分析方法,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28.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食源性致病菌。通过对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3种致病菌的不同浓度和不同培养阶段的光谱数据经预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研究结果表明,3种致病菌的不同浓度的累计贡献率均到达90%,不同培养阶段的累计贡献率均超过95%。前2个主成分建立的聚类分布模型皆能较好区分,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致病菌的浓度比较敏感,不同的浓度和不同的培养时间均会影响致病菌近红外谱图的变化,并干扰检测结果。因此,在对致病菌进行检测时,应对样品的前处理进行统一,以提高鉴别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9.
以未发酵白酒糟培养基为对照组,探讨不同菌种组合以及发酵条件对固态发酵白酒糟中蛋白含量的影响,旨在提高酒糟中真蛋白的含量。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对白酒糟进行单菌和复合菌发酵实验,结果显示三菌组合发酵效果最好。通过三菌单因素发酵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添加15%的麸皮和2%的尿素,先接种5%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0%的白地霉30 ℃培养24 h,然后接种5%的产朊假丝酵母30 ℃培养72 h,此时真蛋白的含量为24.85%,粗蛋白含量达32.09%,粗纤维含量降低到17.66%。  相似文献   
30.
使用微波辐射对3种不同陈酿时期、不同品质的浓香型白酒进行不同温度的处理,每隔20min测量酒体中乙酸和乙酸乙酯的含量。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以加快白酒中乙酸含量的减少,而乙酸乙酯含量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微波辐射时间为20~100min时,乙酸乙酯含量增加趋势呈S型曲线。通过拟合,认为在该时间段内,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描述乙酸乙酯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