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4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徐明骥 《西部皮革》2002,24(8):49-52
观察皮子的纵切面,可明显地看到不同的纤维结构。粒面层的纤维较承载它的网状层更平行于表面,也更紧密,网状层纤维的交织角度较高。如这二层间的交接处受到损伤,就会形成松面,粒纹也很差。为生产粒面紧的软革,制革者必须保持这交接处的完整,必要时在这中间层加以填充,但不能使之变硬。  相似文献   
32.
M.C.  Riva  C.  Gibert  徐明骥 《北京皮革》2007,(4):79-81
西班牙制革厂的废水,经处理后仍有可吸附的有机氯化物,因此促使我们去调查,在鞣制过程中哪一工序是污染源。加脂时应用的助剂含有机氯化物,似为主要的来源,但在其他生产过程的废水中,也发现有较多的有机氯化物,而且综合废水经处理后,仍不能完全去除,这些有机氯化物(AOX)的来源不清楚。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测定鞣制各生产过程中,废水AOX含量及其他理化参数,以此表达各自的特征。结果发现,加脂、鞣制及浸酸液是AOX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3.
本工作研究了用NaOH对铬革屑进行的碱性消解.证明最佳条件为:NaOH的浓度为0.5M左右,反应时间为15分钟。此法可从液相回收蛋白质.从固相(铬饼)回收铬盐。液相经“冻干”后(Lyophllisation即低温真空干燥)即可得到干蛋白质.含氮量很高.含铬量甚微。为能重复利用.铬需经化学处理作净化,提纯的铬转换为33%盐基度的硫酸铬。在牛皮及山羊皮上.进行鞣制试验.研究回收铬的鞣制性能。测定氧化铬含量及收缩温度特征.也研究了所得革的外观质量(铬的渗透情况.蓝湿革的颜色及紧实度)  相似文献   
34.
矿物鞣革对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合物都有一种亲和力.制革者在制革时加入经过平衡的、不同用量的各种材料以满足工业上的需要。这些制革用产品包括植物浸膏、芳香族合成单宁、加脂剂、染料及(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等等。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对亲和力的大小影响很大.其中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影响最强.对革的物理和化学亲和力都很大.这样导致的高吸收率及其特殊结构对革的性能和废液处理都有很大的好处。甲基丙烯酸用在制革湿处理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估计现在全世界每年的用量约有100MM磅(译者注:MM不知是何种计量单位)。这样长期且大量的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35.
Cheng  Kung  Liu  徐明骥 《北京皮革》2006,(12):81-84
由于大气中湿度的降低水份的流失.导致革发生收缩,降低了面积得率。此外适当的含水量.对保持革的某些物理性能,如柔软度、机械强度等是不可缺少的。传统的加脂剂(含油及表面活性剂)并不能保证使革保持必要的水份。皮革过份易于干燥是个让人头疼主要问题。我们最近开发了种加脂剂的配方由油及低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组成。PEG有润湿皮革纤维的作用.可以使革增进保持水份的性能。我们应用声发射技术来测定加脂革的特征.未经加脂的试样,在撞击率对时间的曲线上.有二个峰值。这暗示未加脂革的结构发生不均匀的破裂。相反用PEG及油的混合物处理的革.撞击率随着时间均衡增大,  相似文献   
36.
由于山羊皮紧实的真皮层及粗糙的粒纹,用其生产服装革有很多麻烦。要使服装革有(粗毛)绵羊皮(hair Sheepskih)的特征,选择鞣制方法是很关键的。用硅酸盐来处理,可使成革柔软而丰满,但硅鞣革的收缩温度达不到要求.所以鞣剂中加入了铬。  相似文献   
37.
由于对环境明显的不利影响,现行皮革生产工艺遇到了阻力。制革生产时产生的总的污染负荷中,90%来自鞣前及鞣制操作,传统的工艺使皮的pH变化很大,pH变化时形成大量的盐,这就大幅度的增加了制革废液中的COD、TDS、氧化物、硫酸盐及铬的含量。在本研究中,开发了一个三步法的工艺,使皮革生产中的pH变化限制在4.O—8.O之间。酶脱毛用NaOH松散纤维,不浸酸,不提碱铬鞣,这个工艺的操作结果完全可与传统工艺相比,还可使废水中的COD和TS相应减少43%及70%。水的耗用量可减至17.81kg/kg生皮,在经济上也十分可行。  相似文献   
38.
这项研究合成了亚硫酸化尿素-聚甲醛的缩聚物,用作预鞣剂及复鞣剂。本文研究了这种配制的聚合物对水牛革质量的影响,并与常规的材料铬鞣植鞣剂作了比较。检测了经加工后革的特性,即抗张强度。断裂时延伸率、定型性电子显微镜观察、热稳定性及外观等。此聚合物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对环境无害的鞣剂。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国外在皮革业方面的研究,重点是减轻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污染同时也增加效益。 制革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准备工段:蛋白质的分解物、油脂及灰碱所组成的污染; 2)鞣制工段:三价铬及中性盐; 3)整理工段:喷浆时,喷溅到空气中的材料。 对三价铬的危害性现已有不同的看法,而  相似文献   
40.
这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概述了当时已知的水分散的碳化二亚胺的化学特性,证实了其在制革整饰中的功能,但同时也暴露了其在化学细节上的缺陷。我们长期研究了解了碳化二亚胺在交联时的化学变化,本文呈献给皮革业读者,使大家能正确将这种物质应用于皮革生产。 本文及本系列的其他文章,旨在使大家更准确的了解聚碳化二胺的化学复杂性,掌握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以便作近一步的研究,同时结合实际经验,解释并提出如何更好的应用.以便得到低成本、高性能的产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有建议用水分散聚碳化二亚胺来替代聚氮丙啶来处理较硬的丙烯酸树脂,但未被市场接受。选择这样一个艰难的目标是不幸的,树脂的类别,加上树脂的硬度.使人望而生畏。在整饰皮革时,用的是软树脂。无论是丙烯酸酯还是聚氨酯,或二者的混合物,都是应用聚碳化二亚胺作为交联剂较好的候选者。但这两个竞争材料的主链,对碳化二亚胺的反应是有差别的,这需要我们加以正确评价,并做出解释.硬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皮革整饰,在实践中低用量的聚碳化二亚胺已经逐渐被高用量替代.这是一个策略问题。在底涂上,用低用量的聚碳化二亚胺.打好基层的质量;在顶涂中,虽然完全替代异氰酸酯的情况不多见,但至少可以部分替代。事实上,底涂中用了聚碳化二亚胺,可减少项涂上异氰酸酯的用量,这就降低了总的成本,同时也改进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