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9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6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渤海湾盆地构造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湾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可分为背斜型、断块型、不整合型和岩性型四大类,它们的分布受构造作用的控制。盆地构造样式决定着油气藏的类型和分布,构造作用的阶段性影响着油气藏的垂向叠置关系,构造迁移导致了油气藏分布的平面差异。  相似文献   
22.
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裂缝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储集空间中裂缝发育,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其构成了油气储集的重要空间,控制了储集层分布。针对该区火山岩储集层分布和结构构造特点,研究和分析了火山岩的裂缝特征,利用岩心观测和成像测井等方法对火山岩储集层的构造裂缝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更准确地进行了裂缝参数的判定与裂缝孔隙度的计算及火山岩储集层评价。  相似文献   
23.
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构造演化剖面的分析结果,确定了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随着三垛运动的结束,南断阶构造活动趋于平静,各断层在盐城期相继停止活动,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断裂的活动时期与油气运移时期良好匹配,断层成为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并在平面上相互切割形成有利的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24.
利用分形几何定量评价克拉2气田裂缝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断层与构造裂缝存在的关系,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处理断裂系统,并结合测井解释结果建立分维值大小与裂缝密度的对应关系,对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白云岩段、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第二、第三岩性段顶面断层进行分形统计,建立井点断层分维值与裂缝线密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井间裂缝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断层分维值随着断层密度、延伸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井点处断层分维统计值与测井解释得到的裂缝线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平面上,裂缝发育受背斜形态影响明显,靠近背斜轴部、断层分维值大于1.25的区域最有利于裂缝发育;A3井附近,3个储层段裂缝发育密度偏大,部分裂缝可能穿透了中间的隔层,造成附近气井出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分形几何定量评价裂缝对勘探开发方案部署有指导意义,可以用来对油气田裂缝性储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5.
以构造坡折带理论为指导,通过地震资料、测井资料的综合应用,对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南马庄构造坡折带类型,以及与砂砾岩体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构造坡折带与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研究表明,根据断裂发育特征及组合样式,南马庄构造坡折带可分为梳状构造坡折带、帚状构造坡折带和阶梯状构造坡折带3类。不同的构造坡折带具有不同的发育特征,并且对砂砾岩体的控制作用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构造坡折带主干断裂及物源方向控制着砂体发育的位置,构造坡折带之下砂体明显加厚,砂体的展布方向受控于构造坡折带断裂的走向。构造坡折带容易形成岩性或断层—岩性等岩性油气藏圈闭,是进行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区带。  相似文献   
26.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控油作用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从构造样式发育阶段性与烃源岩分布地区性的关系、构造样式含油气性和构造样式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构造样式的控油作用。文中指出燕山早期伸展构造样式发育阶段形成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第三纪压缩构造样式发育阶段形成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喜玛拉雅晚期强烈压缩构造样式发育阶段形成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生长背斜是主要的含油构造,反冲断层控制下的断展背斜是重要的含油气构造,生油范围内的纵弯背斜可形成油藏,纵弯背斜在三湖地区为含气构造。喜玛拉雅早、中期的压缩构造样式形成的油气藏常受到喜马拉雅晚期强烈压缩构造样式的改造,背斜核部的伸展构造对油气藏有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27.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资料,对库车坳陷克深2气田的单井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法对井间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定量预测,并讨论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裂缝与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克深2气田主要发育NNW—NW走向的直立和高角度剪切构造裂缝,岩心裂缝开度主要分布在0~0.2 mm,微观裂缝开度一般为0.01~0.06 mm;裂缝充填物多为方解石,平均充填系数约为0.63。断层带裂缝性漏失量高,裂缝线密度和裂缝孔隙度均为高值,是裂缝的最有利发育区;背斜高点的裂缝线密度低,但裂缝开度、裂缝孔隙度和单井产能均为高值,裂缝整体发育程度较高;岩石中钙质组分的增加或泥质组分的减少有利于裂缝的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裂缝发育程度较高,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裂缝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在裂缝性储层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储层采取保护措施,避免产能下降过快。  相似文献   
28.
以胜坨油田坨7断块沙二段91层为例,进行夹层三维空间分布随机建模研究,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综合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资料,共识别出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物性夹层3种夹层.通过时各种模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优选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研究区内建立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模型分析显示,钙质夹层分布范围最广,泥质夹层次之,物性夹层最少.泥质夹层平均厚0.6 m,延伸距离50~105 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5 km2,分布密度范围为0.11~0.63 m/m,分布频率范围为0.52~1.24个/m;钙质夹层平均厚0.4 m,延伸距离40~180 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8 km2,夹层分布密度范围0.15~0.76 m/m,分布频率范围为0.61~1.39个/m;物性夹层分布范围小,数量少,对剩余油产生作用小.在2-163、3-33、5-228、4-10、7-221、5-213等井区,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在这些井区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29.
在克拉2气田井点裂缝准确识别的基础上,建立断层分维值与裂缝密度之间的关系,并使用前者为约束,对裂缝的井间分布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裂缝以构造成因为主,多数为半充填高角度缝,开度0.1~0.4 mm,线密度0.142~1.842条/m;井点断层分维值与测井解释的裂缝线密度正相关,分维值可以衡量裂缝发育程度;研究区内分维值大于1.2的区域有利于裂缝的发育,分维值大于1.25的区域裂缝最发育。  相似文献   
30.
低渗透砂岩裂缝参数与应力场关系理论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低渗透砂岩为研究目标,借助于地质力学原理,从应力场和裂缝主要参数的关系入手,以裂缝开度、密度为桥梁,在适用性破裂准则优选的前提下,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应力-应变和裂缝开度、密度的力学模型,得到应力场 能量和裂缝参数的一套定量化方法。结果表明:能量方法和破裂准则相结合是建立应力场和裂缝参数力学模型的有效途径,当岩石内部应力状态超过破裂条件后,裂缝密度、开度都随应变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低渗透砂岩裂缝主要在古应力场下形成,其裂缝开度、密度都比现今应力场作用下大很多,现今应力场不利于裂缝的形成,裂缝开度可通过裂缝壁面上承受的正应力和剪应力计算得到。最后,以史南油田史深100块沙三中油藏低渗透砂岩为例,进行了古、今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和裂缝参数预测工作,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